2021年04月06日

第A03版:

勤劳双手敲开脱贫“致富门”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勠力同心,尽锐出战,全市13052户35235人全部脱贫,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取得决定性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同心奔小康》栏目,聚焦百姓身边变化、基层一线变迁,讲述普通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展现基层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的团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全市干部群众立足岗位、砥砺奋进,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范胜明

春日的双堆集镇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像往年一样,双堆集镇高家村扶贫专干王慧仍坚持定期到已经脱贫的陶思英家走访,带给她一些致富的书籍资料,帮助她制订致富的具体方案,鼓励其在做好公岗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陶思英是高家村一名普通妇女,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2010年,她的丈夫苗万景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无法承受,儿子不堪压力,患上了间接性精神失常,儿媳撇下一个幼儿也离家出走。

家里的“顶梁柱”走了,而且肇事车辆逃逸一直没有找到,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陶思英瘦弱的肩上。幼小的孙子需要她寸步不离地照看,精神失常的儿子不仅什么活也做不成,还经常走失,让她四处寻找,成天提心吊胆,干啥事都不能安心。陶思英深知这个家离不开她,一家人的生活还要继续,只有自己坚强起来,身心好了才能照顾他们,这个家庭才能有希望。

虽然陶思英十分勤劳,但由于没有大的经济收入,这个不幸的家庭慢慢陷入了生活困境。2017年,经过个人申请、村评议、镇审核,陶思英家庭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陶思英这个柔弱的女子,一个人能撑起这个家,让人感动啊!”高家村党总支书记杨万松感慨地说。虽然穷,但陶思英却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十分珍惜自己的保洁公益岗位。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她享受到就业扶贫公益岗位,在村里当了保洁员,每月能拿到800元的工资;孙子现在三和中学上七年级,享受智力扶贫,每年能获得教育补助1370元;家庭不仅享受每月千元的社保兜底保障,还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她通过金融扶贫贷款3万元入股,每季度享受525元分红;还享受了5000元的特色种植补贴。

2018年底,陶思英家庭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光荣地脱了贫。她说,摆脱贫困后就应该懂得感恩,就应该示范引领更多的脱贫户以实际行动感恩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感恩各级扶贫干部的关心关怀。

每天上午8点,陶思英都会准时到高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将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干部们常说,已经很干净了,没必要天天这样打扫。她却说:“既然负责村里的保洁,俺就一定要干好,一定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从事保洁工作四年多来,她不忘每一个细节,不落下任何死角,像地上的纸片、烟头、枯枝落叶和墙上的污垢、蜘蛛网,都被她一一打扫干净。2019年,陶思英还被评为双堆集镇“最美保洁员”。

“陶思英家庭实现了稳定脱贫,苦尽甘来,日子越来越好过,乐得她走起路来都有劲,幸福的笑容也写在她的脸上。”王慧说:“俺村去年被评为‘双堆集镇卫生示范村’,这个荣誉的获得,与陶思英辛勤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眼下,陶思英正在镇村干部帮扶指导下,学习果树苗木栽培技术,准备改变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利用自家耕地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果林,逐步敲开致富之门,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2021-04-06 吴永生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70595.html 1 3 勤劳双手敲开脱贫“致富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