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6日

第A08版:

元宵节的火把

郜芬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自汉代以来,民间就有元月十五张灯、赏灯的习俗,所以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作灯节。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除了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外,“撂火把”也是一件重大喜乐的事情。在我的老家,“撂火把”小孩子玩不了,大人们不太参与,基本属于半大孩子的专利,是半大孩子们疯狂的盛宴。

“撂火把”最初是为了驱赶虫兽,祈求庄稼丰收,后来完全成为一种风俗和孩子们的游戏。这种习俗自隋代、唐代、宋代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的人多时数以万计,活动从第一天黄昏开始,直至第二天天黑才结束。直到现代,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扎火把的基本材质是刷帚疙瘩,过去老百姓生活贫苦,总是把发富去贫的希望寄托于民俗,祈望着刷帚发富。每年家家户户都要置办些刷帚,就是用去掉颗粒的高粱穗子扎成把子,作为刷锅刷碗用的炊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会刷来富裕,刷去贫穷。刚刚捆成刷帚时,高粱穗子很长,但随着一天三顿饭后的刷锅刷碗磨损,刷帚越来越短,日积月累高粱穗子就几乎磨秃,剩下的就成了“刷帚疙瘩”。这时候,节俭的主妇们把短的不能再短的刷帚收集起来,放在某个角落里,等待过了春节,趁着天气晴朗时,再把它们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为元宵夜扎火把做充分的准备。

元宵节还没到,孩子们就早早开始准备扎火把,光是扎火把的过程就足够孩子们兴奋和欢乐的了,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喜乐自在其中,是没有经历过程的人无法体会到的。孩子们从家里把不用的刷帚疙瘩堆在一起,刷帚疙瘩短,又不好着火,不是扎火把最好的材质,但那时庄户人家日子过得普遍都不富裕,柴草还要用来烧火做饭,喂牛喂羊,是不舍得给孩子们扎火把的。但孩子自有孩子的聪明才智,总能找到扎火把的柴草。有的孩子从自家柴草垛上偷偷拽来秫秸,秫秸长,好捆绑,把刷帚疙瘩扎在里边。只有秫秸和刷帚疙瘩的火把不好点火,孩子们就拽来麦穰,捆扎在一起,作为引子引火。麦穰一点就着,又燃烧太快,有时麦穰烧完了,秫秸、刷帚疙瘩还没点着,孩子们就开动脑筋,用豆秸、麦穰混合引火。豆秸、麦穰是最好的搭档,豆秸燃烧起来又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迸发的火星四射,自然又是一道靓丽风景,只是豆秸金贵,也是烧火做饭的好燃料,大人们更不舍得把豆秸给孩子们做火把。孩子们就偷偷从自家柴草垛上拽来豆秸和秫秸、刷帚疙瘩、麦穰捆扎一起。也有偷偷从别人家拽秫秸、豆秸、麦穰的,虽不是什么大事,但被大人看见,打屁股也是常有的事。

捆扎火把的绳子大多都是孩子们自己用柴草拧成的,但那种草绳有时不好拧结实,胆大的孩子就偷偷把家里晾晒衣服的绳子剪来,捆扎火把。三狗子有次就把母亲晾晒衣服的绳子剪了扎火把,母亲洗好衣服,准备晾晒,四处寻不见晾衣绳,看到墙角捆扎好的火把,才知道晾衣绳被三狗子捆了火把,三狗子自然免不了一顿打。从那以后,三狗子扎好火把后再也不放在自己家里,怕偷偷拽了自家柴草、拿了晾衣绳扎火把被母亲发现,再挨母亲揍。

有些孩子还偷偷把家里过年过节放的鞭炮摘下来,捆扎在火把里,当火把燃烧时,鞭炮炸响,给“撂火把”带来更多刺激和欢乐。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元宵节到来。当元宵节的面灯还未出锅、夕阳还红彤彤地挂在天边,孩子们就早早地扛着火把到离村庄很远的空地上,急切地等待着太阳下山。

夜色刚刚染上天际,小伙伴们就急不可耐地点燃火把。

火苗跳跳闪闪,麦穰迅速燃烧,豆秸燃起,噼啪炸响,小伙伴们小心翼翼地轻轻摇动火把,秫秸没有完全燃烧时,是不能大力摇动火把的,不然火可能熄灭。当秫秸全部燃烧起来时,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撂火把”了。

小伙伴们举起火把,上下左右用力抡起来,力气大的男孩子把火把抡成一个一个火圈。焰火熊熊,火花四射,火把里的鞭炮噼噼啪啪炸响,沉沉的夜空被火把照射得流光溢彩,孩子们的热情也在火把的燃烧中达到极致,一个个红头热脸,满身大汗,火星贱到身上,也全然不知,有时燃着棉袄,也是常有的事。“撂火把”还有很多说词,但我们不会说太多,只是不断重复:“把来,把来,蒸灯十五撂刷把来”,来表达心中的兴奋和欢乐。

民间说: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正式走远了,元宵节“撂火把”是人们庆祝新春最后的狂欢,也是年最后的盛典!虽然“撂火把”有一定的危险,但在孩子们的心里,“撂火把”是最刺激最有趣最好玩的游戏,所以孩子们总是满怀期待,激动难耐,又乐在其中,乐此不彼!

2021-02-26 郜芬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67943.html 1 3 元宵节的火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