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晨 通讯员 周鲁进
“我们家的羊吃的都是自己用草和红芋、大豆、小麦等秸秆配的料,个个都百十来斤,在市场上卖得非常好,一只羊能净挣千把块钱。”说起养羊带来的收益,张方见脸上乐开了花。
张方见,年近五旬,濉溪县韩村镇胜利村人,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本人肢体残疾二级,几乎失去劳动能力,到哪里打工都没人愿意用,仅靠几亩地的收入为生。”张方见回忆说,成为贫困户后,一家人享受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农村低保待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代缴新农合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家庭情况有所好转。
“光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不行,还得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这个念头始终在张方见脑海中出现,他还主动找到帮扶责任人,请他们指点思路和意见,帮助自己自力更生拔除穷根。帮扶责任人考虑到所选项目既要符合他的身体状况,又不能有太大的投资风险,就建议他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强度小的养羊产业。
说干就干。2015年11月,张方见东挪西借凑齐1万元,购买了5只种母羊,一砖一瓦搭起了羊圈,开始繁殖育种,还附带散养些鸡、鸭等家禽。可是,由于养殖技术不成熟,技术管理跟不上,第一批小羊崽病死了好几只,这让张方见既心痛又头疼。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张方见每天5点起床,铡草、喂羊、学习养殖技术,要是赶上羊羔下崽儿常常忙到深夜。帮扶责任人了解后,帮忙联系镇农林中心养殖专家,手把手教他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张方见非常勤劳,特别能吃苦,每天起早贪黑,一心一意抓养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家的生活有了起色,一家人有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不仅激活了产业扶贫‘造血’功能,更是催生了脱贫内生动力。张方见一家在2016年顺利脱贫。”胜利村村主任周峰对记者说。
“现在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满足,政府为我们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全家人都有低保,还为我妻子申报了公益性岗位,每月能有800元收入。这几年,得到的养殖补贴还有2万元左右。”张方见说,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一路上多亏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帮助,也非常感谢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悉心照顾。现在还有30多只羊,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乡邻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