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第A01版:

荒山变绿 城市变美

——“十三五”以来我市实施石质山绿化工程打造生态美城

■ 记者 齐新亚 通讯员 朱海洋

周日的相山公园,游人如织,成为市民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如果不是翻看相山只有一棵树的老照片,你很难将如今满眼郁郁葱葱的森林公园与当年光秃秃的相山联系在一起。

皖北的石灰岩山地无土缺水,草木难生,历来被列为不宜造林之地。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将其放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抓不放,绘就蓝图画到底,市林业部门始终把荒山绿化作为造林重点工程来抓,累计绿化山场面积近20万亩,实现了石质山绿化的突破性进展。

为进一步巩固荒山绿化成果,“十三五”以来,市林业局以提升森林质量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提出依托“一湖、一路、两村”(化家湖、合徐高速、榴园村和南山村)附近山场的基础设施和森林资源,秉承森林多目标经营理念,打造物种丰富、错落有致、色彩斑斓、花香鸟鸣的森林景观,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科学造林与生态、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统一项目管理。坚持“先整地后造林”,每年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治山整地、砌垒鱼鳞坑。采取春季造林、雨季造林、封山育林等综合造林方式,进一步加快了石质山造林步伐。适乔则乔、适灌则灌,山顶部突出侧柏等常绿生态林栽植,山腰处增加栽植刺槐、山合欢等落叶乔木和花灌木,山脚大量栽植以石榴为主的经果林,“山顶树木常绿、山腰乔灌结合、山脚果树成园”的美化蓝图加快成为现实。

我市坚持将石质山绿化与发展以石榴为主的经果林相结合,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鼓励山脚坡地栽植石榴等经果林,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石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跻身全国六大石榴主产区行列,连续举办11届石榴文化旅游节,“石榴文化”大放光彩。此外,每年举办的黄里杏花节、段园葡萄节等林业生态旅游节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四方游客,林业旅游总收入达亿元,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生态与经济实现共赢。初步形成了苗木花卉、特色经果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格局。

领导带头示范。市四大班子领导每年深入山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弘扬“栽活一棵,不愁一坡”的不畏艰难、敢打硬仗的顽强拼搏精神,调动了全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共建“双拥林”“共青林”“成长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我是护林防火宣传员”“我给家人捎句话”等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了群众自觉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

造林施工中,林业部门坚持第一线督促指导,跟班作业,推行区、镇、村“三对一”服务。确保每个标段都有专人指导,每个环节都要严格验收,造林后依照技术标准,对整地质量、栽植质量、造林面积和成活率等指标进行检查验收,拨付工程资金。林管人员夏季冒着酷暑调查山场,设计方案;冬季顶着寒风炸穴挖坑,运土填土;春季分片包干,日出上山,日落下山,全时守护,做到了管护人员、措施、责任、经费四到位,确保树木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目前,我市荒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6%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

市场化运作,链条式实施。我市荒山绿化工程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评审、实施、监理、检查验收的程序进行,采取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专业化施工、全过程监理、工程化造林的模式进行。每年城区东部山场绿化工程都要公开招标,把每个标段落实到专业队栽植,投入大型施工机械进行整地挖穴。采取定向育苗模式,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并且节约苗木成本70%。鼓励和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荒山开发、开展林下养殖、发展生态旅游。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部门及时发放林权证,明确责权利,让承包户吃上“定心丸”。

采取领导督查、新闻督查、群众督查和定期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荒山开发实行全天候督查,确保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工程招标向全社会公开,不具备施工技术的单位不得投标。严格按树种比例和绿化要求进行栽植,加大封山育林和禁牧宣传,层层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形成级级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020-12-24 齐新亚 ——“十三五”以来我市实施石质山绿化工程打造生态美城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63356.html 1 3 荒山变绿 城市变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