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孩子不喜欢阅读。这大概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时机不好,你可能总是在孩子和小伙伴们玩得开心,或沉迷于他喜欢的事情时要孩子阅读。其次是感受不好,孩子总被要求读某本书,不能选择自己想读的书。再次是缺少交流,没有父母的参与,孩子机械地阅读,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
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父母一起与孩子约定好阅读时间,比如睡前阅读;让孩子自主选择要读的书,家长给予指导,不要强制;父母陪孩子读,在阅读中创造共同的语言密码,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家长如何助力高效亲子阅读?
阅读不是辨认字词,而是建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猜测、预测、推论是不可或缺的心理行为。古德曼在《谈阅读》中说:“阅读是预测形式、结构,最重要的是预测意义。”
预测、讲读:“边读边想”
我给闺女看第一本绘本书《没有耳朵的兔子》时,她很兴奋:“妈妈,你说有圆耳朵、方耳朵、胖耳朵、瘦耳朵、长耳朵、短耳朵,怎可能有没长耳朵的兔子呢?”
“咱们继续往下看看,它是怎么样的?或者你猜猜它都会些什么?”
“妈妈,太神奇了,其它兔子会做的事情它都会做,而且做得很好,躲猫猫时总是第一,谁都找不到它。唯一不好的就是有些孤单,就连狐狸都懒得追它。”
故事在继续,突然画面一转,没有耳朵的兔子捡了一个蛋,变得开心起来,兔子每天给它讲故事、织帽子、带它游泳、看电视……期待着蛋的蜕变。
“妈妈,你说孵出来的小鸡会不会有耳朵,会不会和没有耳朵的兔子一样呀,它总想找到和它一样的伙伴,它太孤单了。”
“嗯,它希望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小鸡,这样它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玩了,我猜是没有耳朵的,你呢?”
翻着读着,小鸡出生了,“妈妈,它是有耳朵的,兔子失望了,还好小鸡很友善,拥抱它,与它一起玩,一起跳,虽说躲猫猫时老是输,但是它终于有个好朋友了。”
预测是培养孩子利用已知信息和过去的经验,去推测将会发生的事,是直接推论;预测没有对错,只要推论合乎逻辑;预测能帮助孩子投入阅读,在接下来的阅读中,积极寻找证据。
代入法、比较法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是否喜欢和你做这样的游戏?“妈妈,我来扮演毛毛,你就扮演妈妈吧!”
“爸爸,我来扮演肉包子,你来扮演狗吧!”
“爸爸,我来扮演韭菜小姐,你来扮演鸡蛋先生吧!”
抓住人物的特点,让孩子或孩子熟悉的人直接做故事的主人公,一起演绎孩子最感兴趣的片段,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参与感会激发孩子更积极地阅读,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能更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童话精神。通过角色扮演,父母也能更好地了解儿童心理。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找两本或几本有相同点的书,通过对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去理解人物和故事。比如《神笔索歌》和《神笔马良》两本图画书。书中主人公的相同点是:酷爱画画,技艺精湛,所画之物出神入化且具有神奇的力量,不畏权贵,只专注于绘画,同情并愿意帮助穷苦人。
讨论法、延伸法
以“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来启发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让孩子自己编故事、画故事、写故事、讲故事,体验和展示自己拥有的神奇力量。
父母平时与孩子一起阅读,可以采用我读你听、我问你答、角色扮演等方式讨论问题。可以由大人提问,也可以由孩子提问,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人一定要认真对待,并与孩子一起讨论。
大人提问不是为了难倒孩子,也不是对阅读的检测,而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深入思考、深刻地理解人物,由此更喜欢阅读。因此,大人的提问一定要有趣,才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据铸基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