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许多淮北人都体会到了“一夜入冬”的感觉。气温骤降,温暖的阳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严寒冷雨。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该如何做好保暖、饮食和锻炼?特殊人群又该注意哪些事情?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总结。
■ 记者 方芳 /文
记者 冯树风 /摄
冬季进补要吃好
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合理的饮食对提高耐寒力和免疫力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营养学认为,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代谢率明显增加,对能量的需要比其他季节高。人们需要吃足够的食物来保证能量的供给充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抵御严寒,机体对一些维生素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冬季的饮食基本原则是食多样、吃足量、适量补、多粥汤。
这个时节养生的美食较多,比如山药枸杞鸡汤、大枣桂圆粥、枸杞肉丝、羊肉火锅、酸菜猪肉炖粉条、木耳冬瓜三鲜汤、西红柿牛腩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快朵颐的同时,人们也要注意,进补不宜过量,饮食不宜过烫。
虽说能量和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能帮人们抵御严寒,但这些食物所含动物脂肪比较多,过多摄入就会造成能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形成肥胖。饱和脂肪过多还会引起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禽肉类40克到75克,水产类40克到75克,即每天吃的肉类、肝脏等食物量不超过3两。
在寒冷的冬天,来一碗热乎乎的粥、汤面,或是围坐在一起吃火锅,都是一种享受。热乎乎的饭食能驱走寒气,但如果经常吃热烫的饭,就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适宜食道的温度是10~40℃,食道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也只有60℃。而刚出锅的食物温度在60℃以上,如果经常吃,会对娇嫩的食道黏膜造成灼伤,食道就会在长年累月的灼伤刺激以及反复的修复过程中增生增厚,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因此食物出锅后,应晾一会儿再吃。
饮食宜温,多苦少咸。冬季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和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鸡肉、牛肉、羊肉、蛋类,核桃、栗子以及桂圆、红枣等甘温食材,都是很好的应季养生食品。为保证足够量的主食,建议每天吃半斤至八两的谷类食物,除馒头、米饭外,还可以经常喝粥。此外,要多食苦、少食咸,如坚果炒黄稍焦微微显苦,既补肾又清火,最宜冬季食用。
适宜的烹调方式很重要。建议多采用炖、煮、蒸、烩等方式,这样更易于保存食物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干燥的冬季由于吃肉较多,还应注意进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护血管,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可选择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土豆、山药、莲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笋、娃娃菜等,水果可选择梨、苹果、香蕉、柚子、柑橘、猕猴桃等。
天冷健身要求稳
人们都知道运动好,但运动贵在坚持,尤其是到了冬天。有的人怕冷就不想出门,也有人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其实,冬季健身要确保一个“稳”字,即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
中医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此时运动应轻微适量,感觉身体微微发热即可。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冬日清晨室外气温较低,对呼吸道及心血管的刺激很大,容易诱发气管和血管痉挛,导致原有的哮喘加重、血压升高和心绞痛的发生。而接近正午时分,阳光比较强,紫外线又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中医认为冬季锻炼“必待日光”,最好在八九点钟,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为宜。
天气不佳时,如果锻炼者风雨无阻,可能过多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导致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因此冬季锻炼要注意天气情况,关注空气污染指数。穿着可有“层次”一些,随着活动量增加,逐渐脱掉身上的衣服。
冬季穿衣,应内贴、中松、外收口。贴身的衣服要选择具有快速排汗功能的,这样有助于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不宜过紧,要保持干燥,同时注重保暖,材质可以选择抓绒等。外套则要注重防风,材质可选用致密的化纤织物,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
开始运动前,先进行10~30分钟的准备活动,让身体充分热起来,把内脏的功能尤其是心脏和血管的应对能力调动起来。在这个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的季节,大汗淋漓的运动不一定对身体有好处,建议活动强度和总量较夏天适当降低。以身体开始发潮、微微见汗为宜,总的运动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
不少人在锻炼时喜欢“推陈出新”,甚至认为越难完成的动作效果越好。其实,不论什么运动,都不应该脱离自身的健康状况,去判断其优缺点。比如响鞭对肩关节来说就是高强度、超负荷运动,易造成肩袖及相关韧带的损伤;广场舞如果掌握不好强度,也会造成损伤,尤其是一些舞种具有连续旋转和跳跃特点,对膝关节严重不利;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虽然具有乐趣,但它们的运动强度往往超出老年人的生理承受极限。因此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务必量力而行。
打赢心脏保卫战
寒冷天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冬天可是一道坎,因为心脏病易在冬季突发,且更具有致命威胁。
研究显示,在寒冬季节,心脏病突发事件比其他季节高两至三倍。这是因为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这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而言,这会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本因粥样硬化而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发生闭塞、斑块破裂,从而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和脚部。
冬季,要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首先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每晚7~8小时的睡眠对健康最有利,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血管遵循“热胀冷缩”原理,天气变冷时,血管收缩更明显,进而导致血压升高、波动明显,原有的药物剂量不一定能控制和管理好血压。因此,当天气剧烈变化时,心血管疾病患者除按时、规范用药外,还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千万不能自己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免发生意外。
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心脏病患者运动应自下而上,即先从下肢运动开始,再过渡到上肢运动。因为进行上肢运动时,血液回流到心脏较容易,一旦运动过度,易导致大量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心脏耗氧量,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下肢运动相较于上肢运动来说,单次动作回流至心脏的血液较少,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更低,相对更安全。
体力较弱且处于恢复期的心脏病患者,建议以耐力性有氧运动为主,步行是不错的选择。患者可自由步行或在活动平板上步行,速度以80~100米/分钟为宜,目标距离可逐渐增至2000~3000米。还可做走、跑交替运动,步行1分钟与慢跑半分钟交替进行20次。出院后或体质较好的心脏病患者,除上述运动外,还可进行下蹲起立、仰卧收腿等。
每次运动应持续30~60分钟,包括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5~10分钟以慢走为主的整理活动,真正的锻炼时间为20~30分钟,至少要达到15分钟,每周运动3~4次。半个月到1个月后,可逐渐增加上下肢配合运动,如太极拳、保健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