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第A11版:

百姓的法官

李跃文,杜集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法官。22年的审判生涯中,她共审理案件2856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案件。11月2日,李跃文的生命定格在了47岁。她曾说:我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要对得起这个光荣称号——

■ 记者 梅月 朱冬

“要把当事人当亲人”

2009年9月,市辖三区的交通事故案件集中归口杜集区法院统一管辖,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以下简称“交通法庭”),身为民二庭庭长的李跃文负责此项工作。

法庭成立初期,只有她和一名书记员。交通法庭成立的第一年,李跃文审结案件229件,加班是她的工作常态。

“法官更多的时候要把当事人当亲人,让老百姓对打官司不再有畏惧感。”她对审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2012年7月的一天,正在整理卷宗的李跃文一转脸,看到一对40岁出头的男女局促地站在门口。

“来,进屋里说……”李跃文起身招呼道。

“俺们是两口子……”男子嗫嚅地开了口。

原来女子在骑自行车回家时,与一辆摩托车和一辆小客车相撞。经事故认定,她负主要责任。伤后的她被医院诊断为颅脑损伤,全身多处外伤,住院15天后出院。

不料回家后,女子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精神障碍症状,失去了劳动和自理能力。“事故都过去半年了,车主也支付了上次住院费用,还能认账吗?”男子担忧地问道。

对他们进行安抚后,李跃文联系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案件立案后,她又办理了诉讼费的缓交手续。

肇事方的两家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认为女子的精神障碍与交通事故没有关系。

“俺们能打赢官司吗?”男子有些绝望地问。

“做司法鉴定。”李跃文联系司法鉴定中心,同时与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司法鉴定很快有了明确结果,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八级伤残。李跃文不懈的努力,终于让受害人与两家保险公司达成和解,保险公司赔偿85000元。

拿到赔偿款后,男子牵着妻子的手找到李跃文,连声感谢:“你是好人!你为俺们着想,让俺们普通老百姓打赢了官司!”

“调解解开的是‘法结’更是‘心结’”

身高1米62的李跃文,笑容温暖,娇小的身材里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2016年5月23日上午9时,时任杜集区法院民一庭庭长的李跃文穿上法袍,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及南山村7个村民小组309户,关乎2000余人切身利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

为及时解决纠纷,当天下午,她与合议庭成员一起到南山村进行现场勘查。

经过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同意解除合同,并就当年小麦的收割问题以及拖欠的土地承包款的支付方式达成了一致意见,保障了夏收夏种的顺利进行。

李跃文常说:“调解结案,解开的不仅是‘法结’,更是当事人之间的‘心结’。让当事人在法院感受到温度,他们会更相信法律,案件调解起来也会更容易些。”

在一起27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中,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一年多。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拿不到工资,日子更捉襟见肘。起诉后,农民工们情绪非常激动,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我叫李跃文,你们的案件由我接手。我有个建议,大家要不要听一听?”李跃文来到他们中间,和善的笑容有种沉静的力量,喧闹的人群很快平静下来。

现场,李跃文建议推举4名代表参加诉讼,这样不耽误其他人打工。她为他们讲解法律知识,指导如何举证。

从送达起诉状副本、排期开庭,到组织庭前调解,每一个程序,她都做到细致无误。一个月后,27位农民工收到了判决书。宣判后第8天,拖欠工资全部到位。

那一天,面对农民工们质朴的感谢,李跃文的笑容灿若春花。

“为百姓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

能担当,是因为有力量。

2018年10月,全市涉金融商事案件由杜集区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由李跃文负责组建金融审判专业化团队。

“既然领导把任务交给我,必须干出个样才行。”她再次用单薄的肩膀挑起了重担。

2019年,金融审判团队共受理金融商事类案件1303件,审执结案件1288件,结案率达98.85%,结案标的达8.48亿余元,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9.57%。

这,是拼搏的一年。

2019年,李跃文承办案件445件,结案率为100%。她精准定位金融审判工作需求,创新要素式审判工作模式也成为我市司法改革创新的成功典范。

“今天,我审理案件23件!”201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满身疲惫地回到家后,李跃文骄傲地对丈夫任健说。

“这也太拼了!你中午好好吃饭没?”任健关切地问。因为早出晚归的她最近总说胃口不好,吃不下饭。

胃部的不适,在加重。李跃文,日渐消瘦。

“跃文,工作是干不完的,你先去医院检查,身体最重要!”杜集区法院院长王天江三番两次催促她。

“正赶上年底,结案任务太重,我完成今年的工作就去……”身体严重不适的她一次次婉拒,选择坚守在岗位。

2020年初,在上海一家肿瘤医院,李跃文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拿到诊断书,和丈夫相拥大哭了一场后,她开始安排后事,想到一件就让丈夫记录下来:“让儿子今后学法律吧,能为老百姓做点事多好。”“女儿保研了,我怕是看不到她披上婚纱的样子了……”“父母年纪都大了,今后就要拜托你了……”

她需要定期赴上海化疗。每次化疗休息几天后,她仍坚持来到金融法庭办理案件。

每次回归,推开办公室的门,她都会笑着说:“同志们,我回来啦!”然后和大家一一拥抱。

在她心里,这每一次的拥抱,都是和战友们的久别重逢。

她乐观地说:“我真的闲不下来,办点案件心里踏实。”

她活成了一束光,明亮着自己,也明亮着身边的人。

癌细胞的吞噬,剧烈的疼痛如影随形。面对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她的笑容美好又坚定:“没事,我能行。”

身为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她主动办理团队里的疑难复杂案件,今年上半年受理案件59件,结案率100%,结案标的达1.46亿余元。

这些年,李跃文最开心的,是当事人矛盾的一一化解,是一件件案件的完美审结。

2014年初,李跃文被省高院评选为“首届百姓心中的好法官”。那一年,她在颁奖典礼上说:“做好百姓的法官,为百姓服务,这必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她是我们心中的旗帜”

“你是我们的战友,也是我们的光荣。”11月4日上午,李跃文告别会上,杜集区法院全体干警着制服送她最后一程。

“李跃文,是我们心中的旗帜!”院长王天江满含热泪地说。

11月6日,走进李跃文生前办公室桌上的花瓶里,几支百合嫩蕊摇黄,散发着雅致的清香。桌角有序摆放着厚厚一摞专业书籍,一枚火红的党徽在桌子中央熠熠生辉。

一切都安然有序,仿佛她从未离开。

“李跃文是我的导师,更是那个站在前面为我遮风挡雨的人。”杜集区法院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金融法庭)负责人安静,泪水夺眶而出。

金融法庭书记员唐婧泣不成声地说:“我们会带着她的信仰,继续走下去。”

“李大姐始终在学习,在进步,她常说:如果亮剑,你必须要有亮剑的底气。”杜集区法院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副庭长谢晓宾红着眼圈说。

李跃文的女儿、22岁的任秋诺,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在中央财经大学读研一。“妈妈身上那么疼,却坚持要去上班。现在我终于明白:妈妈太热爱审判事业,不想留下一点点遗憾。”

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在办公室里,翻看着妈妈获得的一本本荣誉证书,任秋诺的脸上漾起些许笑意,眼里全是泪水。“我为妈妈感到自豪!”

(图片为资料照片)

2020-11-24 梅月 朱冬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60674.html 1 3 百姓的法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