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6日

第A09版:

携手共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服务民营经济就是服务高质量转型崛起的理念,先后印发执行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民营经济工作要点,并将重点工作分解到相关单位,实行月调度和季汇总,动态收集落实情况。召开市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破解发展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1—9月份,新增私营企业5752户、个体工商户16607户。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居全省第2位。28家民营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60家民营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经济成长为支撑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张锦 杨聪聪

首席摄影记者 岳建文

聚焦创新创业,内生动力迅速提升

近年来,我市创新整合陶铝新材料产业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获评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三重一创”等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产业专项申报。鼓励民营企业与上海交大、中科院等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其中“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大飞机蒙皮”获省科技重大专项定向委托类(“卡脖子”)项目立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请进来”和“走出去”搭建民营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邀请高校教授、知名培训导师来淮授课3次,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举办研修班11期,帮助民营企业家拓视野、转观念、补短板。举办“守法诚信经营 坚定发展信心”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进一步提振信心、鼓足干劲。弘扬企业家精神。组织引导市级主流媒体有计划、多视角地宣传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典型,发布民营企业50强榜单。扎实做好创新能力强、贡献突出的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和评选表彰,推荐安排担任市、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3名民营企业家参与全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

聚焦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服务民营经济,就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不断提升服务便利度。深度推进“放管服”改革,设置综合通办窗口,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无差别服务。推广应用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系统,大力提升电子化登记率,大幅压缩企业开办、项目报批时限。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报批压缩至90个工作日。简化中小企业审批备案登记程序,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减证便民”。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开展政府权责清单动态调整,40家单位保留权力事项2025项。认真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精简比例56%。规范保证金管理,减轻投标企业负担。免费为企业刻制公章8000余枚,节约企业成本约60万元。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加快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清理取消各类限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规定,高强度开展招投标领域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施多部门、跨领域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干扰,确保企业安心生产经营。

聚焦要素保障,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就要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我市助力人才引育,实施支持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来淮在淮就业创业等聚才引智政策,每年拿出200万元设立博士后专项资金,按省资助金额的50%给予叠加资助。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落实向民营企业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职称评审政策。缓解用工需求。指导淮北煤电技师学院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全省率先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企业学徒制。实施技工大省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企业培训新录用人员、在岗职工近5万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降低失业、工伤、养老保险费率,实施灵活的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用工负担。拓宽融资渠道。搭建税融通合作平台,发挥基金扶持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在省区域四板市场挂牌。创新融资质押方式,积极推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降低用能成本。加强政策宣传,持续推进电力直接交易,今年上半年直接交易电量约14.8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约8572万元。落实电价95折、天然气、污水处理降价等优惠政策。加快出清“僵尸企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实施差别地价,开发园区内土地降为四等收费标准。

聚焦精准施策,扶持政策掷地有声

完善政策体系。广泛征求民营企业家意见,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施细则,进一步搞好政策衔接,促进政策配套。疫情期间,梳理中央、省、市惠企政策,编制《淮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惠企政策精编》,下发企业及有关人员。做好政策服务。聚焦“痛点、堵点、难点”,选派545名干部到近600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帮联服务。先后召开全市防疫物资供需对接和“银保担企”政策云发布会,促进供需对接;发布助企政策实施细则及银行、保险及担保公司等惠企政策,为银企对接搭建平台。兑现政策资金。2019年,为企业争取制造强省及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性奖补资金7247.7万元。兑现市促进新型工业化政策奖补资金5066.6万元。疫情以来,各级涉企财政资金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46家,兑现政策资金1975.68万元。

聚焦政风行风,行政效能显著提高

强化服务主体责任。在全市行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增设了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为全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精准服务。涉企经济纠纷依法慎用刑事手段、强制措施,破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市场垄断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大账款清理力度。制定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偿方案,明确清偿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逐月监测和定期通报机制。发挥纪监、经信等部门职能作用,开展个别约谈、挂牌督办,确保欠款应付尽付、应付快付,实现无分歧账款全部“清零”。深化“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建立政企联系包保机制,28名市领导定点联系84户民营企业,55家市直单位联系90户民营企业,实现区域全覆盖、企业类型全覆盖、重点项目全覆盖,企业满意率居全省第二位。依托省“1+16+X”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行政审批、融资、用能、财物管理、申报指导等普惠服务。

聚焦督查督办,发展合力更加凝聚

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加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建立科学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牵头完成省政府促进民营经济“30”条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将民营经济考核指标纳入2020年县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府院联动配合。坚持全面平等依法保护原则,妥善处理涉企民商事案件,发挥破产和解“淮北模式”积极作用,维护市场秩序和谐稳定。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司法保护力度,用足保护民营经济刑事政策。在商会、控申大厅、基层检察室分别设立民营企业工作站、服务岗、联系点,开通96309专线电话,多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发挥纪检监察作用。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成立巡察组,着力解决政策措施不落实、服务保障不力、不担当不作为等涉企问题。开展治理串通投标问题等5个专项整治,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2020-11-06 邹晨光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9463.html 1 3 携手共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