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冬
一辆板车、一个小卖店、一个人在相城打拼,他用智慧和汗水造就了商业传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商贩,成长为一名拥有年销售额上亿元企业的成功商人。然而他身上最耀眼的并不是商业成就,而是慈善义举,他热心公益事业、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仅2008年至2019年十余年间,投入公益事业资金就达1600余万元。他就是淮北市绿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树荣。
10月29日,在合肥召开的安徽省首届“长三角慈善之星”表彰大会上,陈树荣荣获首届“长三角慈善之星”称号。“社会给予了企业发展的平台,回报社会是每一个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荣誉,陈树荣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心中那份信念。
陈树荣于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企业改制后,陈树荣主动辞职从老家涡阳来到淮北从事酒类营销。因为勤劳能干、讲诚信,他的公司很快在淮北市白酒销售行业小有名气,如今发展成为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
“来到淮北,我脚踏实地地用一辆板车、一个人、一个小卖店,一点一滴做起。”回忆创业之初陈树荣感慨万千。生意越做越大,别人问他有什么生意秘诀,他认为“商也有道,诚为商道”,没有诚信的企业就不会发展壮大。陈树荣始终坚持产品要高品质,让用户购买产品时确实能得到实惠。企业要赢利、要追求效益,但要赚合理的利润,所以要做有诚信的企业家。正因为这样,他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他的企业也多次被省市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AA级信用企业”“年度诚信单位”等。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心系家乡的陈树荣其实早早在心里就做下了决定,一定要为社会的发展做点事。1988年,陈树荣拿出两年经营赚的4000元钱,以运一板车渣土5元钱的价格为家乡修路。“当时我的生意总共营业额也就2万块钱,我拿出钱给我们镇里面修了20公里的公路。不图什么回报,只是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也从那一刻起,陈树荣便决心把做好事、做善事当作这辈子的最大追求。
扶弱济贫,帮助他人,这份大爱既给了陈树荣努力的方向,也给了他奋斗的勇气。十多年来,陈树荣积极回报社会,把利润的一半以上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向淮北市社会公益事业无偿奉献1600余万元。其中组织爱心助学捐款活动近20次,资助贫困学生1000余名,资助资金200余万元;开展敬老爱老和扶贫济困活动30余次,资助资金100余万元;开展三区一县贫困家庭春节慰问十几年,捐助物资600余万元;开展拥军和慰问中国好人、劳模、道德模范、执勤交警等活动50余次,捐款捐物70余万元;冠名我市重大体育赛事、大型文艺晚会、新闻战线演讲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10余次,捐助资金80余万元……
“创业多年,我一不囤房,二不囤地,三不积攒钱财。所有的钱,除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大部分钱都拿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过得好。”陈树荣说,之所以能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上,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为了能有更多资金用来扶危济困,他们一家仍住在有30年房龄仅80平方米的住宅,妻子的一件羽绒服穿了十年,也从未有怨言。
儿子成绩优异,出国留学依然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并告诉父亲:“我们不需要任何遗产,父母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陈树荣多年来的善举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也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表彰,他也连任市慈善协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常务副会长,并先后荣获“淮北市首届明星奖”“烈山区慈善奖”“杜集区草根慈善之星”等称号,所在企业荣获“淮北市爱心企业”“淮北市双拥工作模范单位”等称号。
曾有人问陈树荣:“做一件善事容易,长期做善事不那么容易。你准备把善事做到啥时候?”
“身边只要有需要救助的人,我做善事就不会停顿!”陈树荣的回答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