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高丹青
本报讯 近年来,濉溪经济开发区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
濉溪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企业设计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六大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大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围绕产业需求,该开发区实现精准引才,引导各工作站开展的研究课题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把博士后制度优势充分与企业发展方向相契合,在此基础上力促成果转化,帮助企业抢占技术优势。今年以来,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中能矿机制造有限公司、淮北嘉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区内3家民营企业获批设立第十一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园区已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2019年专利授权量为290个。
濉溪经济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引进哈尔滨东盛集团年产5万吨铝钛硼合金添加剂等全球最大的铝合金金属添加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项目,培育建业科技超高强特种铝合金复合材料项目;充分发挥徐滨士院士工作站、皖北铝产业研究院、与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5家博士后工作站“三大研发平台”建设,推进金鸿盛空调产业园、美信力幕高端铝箔产业园、理士新能源产业园为主的三大产业园建设,彰显产业特色,弘昌新材料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进行碳纤维研究合作并参与制订3项国家标准,家园铝业与金壮集团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生产高铁、轻轨用铝合金型材。安徽力普拉斯电源有限公司的安徽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理士电源与中科院在铝空电池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扎实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安徽华中天力铝业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铝及铝合金容器箔》国家标准已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推进园区企业科技平合搭建、创新能力提升、市场主体培育、产业要素保障、产城融合发展。
濉溪经济开发区发挥省级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国家火炬铝基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省级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皖北6+2+N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一体化省际合作园区、中德产业园“七大开放平台”优势,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承接力度,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标杆项目;积极对接长株潭,依托上海交大、合工大、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借智借力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集群和人才集聚,完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围绕“放管服”改革,濉溪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县政务服务副中心,简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强化考核评价,出台《濉溪经济开发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方面的考核指标和权重,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出台实施《支持招商带动创新驱动推进“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暂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等,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安徽省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预下达2020年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奖励资金安排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铝基新材料战新基地按照企业建设进度、发展计划可实施性、资金需求的紧迫性,优选5家企业,分别以资金补助和结转补的方式分配至企业。
截至目前,濉溪经济开发区规模企业9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3.3%、40.2%。2019年,实现财政收入13.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6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2018年、2019年,濉溪经济开发区连续两年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跻身3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