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时,董万仲21岁,作为翻身农民、陈集村武装委员,他工作积极,思想进步。
在担架队支援淮海战役的前一天,董万仲的母亲不幸去世。在母亲尚未安葬时,他就坚决要求参加担架队。当时,区、乡决定把他留下来料理丧事,他却坚持上前线去,他说:“支援前线是革命的大事。没有共产党、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我们穷苦人的今天,我不能不去!”当晚,他把母亲草草安葬了。
董万仲被任命为担架队第一中队队长。他多次主动要求执行任务,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湖沟阻击国民党刘汝明兵团的初次战斗中,他就表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一天上午,董万仲和其他队员在浍河抢救一名落水的伤员,当时敌军已经追了上来,他指挥队员迅速把伤员从水中救起,放在担架上,抢过了渡口。这个渡口是用一只小船作桥梁的,忙乱之中,船被踩动挣断了缆绳,滑到了一边,形成一丈多宽的水口。董万仲一个纵身就跳了过去,脱离了危险。
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战场上,面对艰险任务,董万仲从来不叫一声苦,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我军对敌人进攻主要是在夜间,担架队也主要在夜间执行任务。每到夜晚,枪炮声响彻星空,敌机施放照明弹,并不时往地面乱掷炸弹,整个战场变成一片火海。董万仲带领全体担架队员,连续几个夜晚不下火线。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往来阵地之间,有时甚至绕越敌军地堡,却无所畏惧。一天夜里,我军夺取苇子湖敌军据点,一中队和其他中队的每副担架都抢运伤员达三四趟之多,甚至一副担架一次抬两名伤员。
据统计,战役期间,董万仲率领中队共赴战壕1201次,抢救伤员856人,抢运牺牲战士355人。由于他在支前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区委书记谢子言在战场上介绍他入了党,并举行了火线入党仪式。战后,在区评功表模大会上,他被评为一等功。
■ 记者 方芳 通讯员 林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