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

第A07版:

助力“十四五”规划编制 引领淮北加快转型崛起

——关于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建议

市政协课题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和实施淮北“十四五”规划,对于深入落实“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建设现代化伟业十分重要。为助力“十四五”规划编制、引领淮北加快转型崛起,根据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确定的《淮北市政协2020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市政协成立了以谌伟主席为组长的课题组,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新成果、特别是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加强市内调研和市外考察,反复征求意见,就我市“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辩证分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基础

发展结果,取决于发展基础、发展思路和努力程度。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现有基础。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一定要立足“十三五”时期打下的基础。

(一)认真总结“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明确坚持什么、完善什么,坚定战略定力。“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创造性提出并认真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高质量转型崛起,不仅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历次“五年规划”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而且整体态势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供给基础、需求基础和制度基础。

(二)清醒认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不足,明确短板所在、弱项所在,坚定负重前行。总体上看:由于国内外宏观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市基础性、结构性、创新性、系统性矛盾相互交织,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预期目标难度加大,6大方面38项指标中,提前或超序时进度的13项,占34.2%;加快推进或可基本完成的13项,占34.2%;完成困难的8项,占21%;难以评估的4项,占10.6%。

二、切实明确“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大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发表了以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为核心要义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谋划推动“十四五”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落实总书记要求,就要把核心要义全面体现到“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中。关于“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重大原则,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重在结合实际淮北化。除此,我们的规划还应重点明确战略定位、阶段特征、发展主题、发展目标等关键事项。

(一)坚持“转型升级样板区和山水生态文明城”的战略定位。定位问题是战略问题。“十四五”乃至今后十五年,淮北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发展定力,坚守建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样板区和山水生态文明城”的战略定位。之所以是这个定位:一是落实总书记和省委 “34155”要求的需要。二是坚持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的需要。三是解决主要矛盾和保持工作连续性的需要。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淮北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难题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这条主线来展开,并取得明显成效。“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面对各地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更应围绕建成 “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样板区和山水生态文明城”,全面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把握“转型崛起和争先进位加速推进期”的历史方位。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两个大局”、区域战略和淮北特征:一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两个大局历史交汇、相互激荡,淮北转型发展面临的风险增多、压力加大,迫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是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位于叠加区域;国家正在构建内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淮北作为内陆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被纳入国家、全省发展重大战略,迫切需要在新发展格局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尽快实现转型崛起。三是面对并存的挑战与机遇,淮北通过“十三五”的涅槃重生,虽然“稳”的态势在巩固,“进”的格局在持续,积极因素在累加,但短板和弱项不少,仍处于加速追赶提升阶段,必须进中求快、快中求好,加快转型崛起,努力争先进位。

(三)高扬“以人民为中心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一主题的确立,是总书记“两个坚持”“两个更大”核心要求的淮北体现,主要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扎实推进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增加高品质民生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更高质量的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加快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以园区和企业为主要依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创新集聚效应、产业发展效应和区域崛起效应;不失时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引导内外资本加大关键领域投入、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强化高效能治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强化制度赋能、科技赋能,注重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显成效。

(四)确立“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标体系。“十四五”发展目标指标,既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约束性指标,也包括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确保安全的导向性、功能性指标。对于资源支撑减弱、处于追赶状态、地域和人口较小的我市,更应科学提出集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和安全指标于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性指标体系。一是确立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标体系:第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视经济总量提升、增量资本产出等指标;第二,经济效率明显提升,重视科技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地率等指标;第三,发展稳定性增强,重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政府负债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等指标;第四,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重视水和空气质量指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第五,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增强,重视城乡交通网络、居民天然气覆盖率、5G网络城乡覆盖率等指标;第六,社会和谐度上升,重视城乡收入比、平均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等指标。二是确定比较合理的发展速度:第一,依据技术进步增速、资本投入增速和劳动力投入增速,共同确定经济增速;第二,依据各部类增加值的增速和权重,以及新老“三驾马车”驱动和民生、稳定需要,共同确定GDP的增速;第三,依据淮北争先进位需要和全国、全省大局,共同确定发展速度。专家预测全国“十四五”时期年增长预期目标在5%~6%之间,更多向6%左右靠近。省发改委在省政协通报:“十四五”末,我省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人均GDP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年增长不低于6%。我市人均水平“十四五”末达到全省平均的90%,需年增长7%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需年增长9%以上;建议GDP年均增长7%以上,其他指标内联性设定。

(五)注重“规划与规划之间相互关联平衡协调”的内在关系。编制“十四五”规划,既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又要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一是衔接本级规划与上位规划,使我们的规划特别是重大项目更多的进入国家和省规划的盘子。二是衔接“十四五”发展与2035年发展目标,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衔接周边城市的交通、水利、产业、环保等规划,提高在更大范围内协同配置资源的能力。四是衔接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实现相互协调。五是衔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资源环境容量规划,既守住生态底线又减少发展约束。六是衔接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三、科学谋划“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重要的是把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两个更大”要求高标准落到实处,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于人民生活美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改革与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谋划布局重大平台、重大工程、重大改革和重大举措,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

(一)聚焦创新发展,谋划布局现代经济体系。坚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强化“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协同发力,加快推动实体经济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富民强市坚实支撑。

一是加快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企业效益、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智能改造和绿色改造,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促进煤炭、电力生产由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清洁高效煤电,推进煤炭、电力与煤化工、新能源、建材、现代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酒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基础扩能提质,加快打造“百亿口子”。聚焦纺织、食品、机械、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支持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应用,加快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加强相关产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百亿企业。继续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 “腾笼换鸟”。 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着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力推进产业升级“个十百千”工程,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千家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靠近900亿元,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60%。

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两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优势,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培育引进产业“龙头”和“链主”,打造一批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燃料—原料—材料”产业演进,加大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碳纤维、医药中间体、氢能等高端化学品和化学材料产业,强化产业链水平分工和垂直整合,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打造碳基千亿产业;围绕建设国际领先陶铝材料创新发展高地,坚持创新驱动与需求拉动并重,充分发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关键技术作用,重点推进与大院大所、大型企业“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拓展应用,争取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纳入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尽快实现陶铝材料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打造千亿铝基产业;强力推进电子器件、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硅基、生物基项目和产业链建设,形成“四基三千亿”产业发展格局。支持一批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芯屏器合”“大智移云”等前沿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力争“十四五”末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45%以上。

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和我市经济已由工业主导变为工业、服务业双主导特征,针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分工不完善、高端业态不充足、供给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聚焦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积极推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畅通产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循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检验认证等功能性服务业,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争创青龙山无水港自贸区试验区,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巩固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基础上,加强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幼教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壮大提升文化旅游、家政服务、休闲健康等服务业,发展网络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扩大优质服务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四是加快振兴农村经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夯实农业生产力基础,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培育特色乡村观光旅游等,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聚焦协调发展,谋划布局城乡融合体系。目前,我市主城区、县城以及镇矿、老旧小区多,城乡居民收入比在2.4左右,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距也比较明显,加之三区许多居民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市民,尽管我们的城市化率达到65.9%,但远未到逆城市化的阶段。需要抓住国家新一轮城市群、城镇化建设等机遇,强化“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发力,以扩大投资强功能、补短板,积极创建国家级城乡融合试验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力争城市化率达70%。

一是持续推进城市能级建设。着力加强城市建设。依据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规划,打包实施一批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高质量提升主城区集聚力和首位度,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凤凰新城和双堆集中心镇,推进市政设施、老旧小区、老工业区、棚户区等改造提档升级,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区域供水、污水处理体系,规划和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气站、加氢站等;落实房住不炒长效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着力加强城市“两新一重”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在市主城区、县城、开发区、重点镇等区域深度覆盖和规模商用,建成并运营城市大脑运行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智慧城市。谋划建设重大电力输出工程,促进电力东送。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建成淮—蒙—阜高速铁路、徐—淮—阜高速公路,积极融入长三角跨省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联通徐州、宿州内外环、机场、高铁站等快速通道,加快实施浍河等提升内河航运能力重大项目,做好通用机场、至永城高铁建设前期工作,构建高铁、公路、航运、铁路互联互通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重大水利设施项目,完善淮水北调综合配套工程,以及河流湖泊、城市防洪安全工程;实施抗旱与防汛蓄水并举,建设一批发生10年一遇、50年一遇灾害确保安澜的水利项目;依靠科技和法治建设节水型城市。

二是持续推进美丽镇村建设。着力补齐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发展短板。进一步提升百善、朔里等全国重点镇,加快建设段园、南坪、临涣、五沟、渠沟、古饶等中心镇,合理规划建设中心村。完善百姓生活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公园、绿地、广场及其他软硬件设施,加快农村商贸、文化、办事数字化升级。持续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全面打通“断头路”,建设镇镇通快速通道,扩面延伸农村公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和石榴、食品等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是持续推进园区产城融合建设。指导县区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发挥优势、彰显极致,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市本级重点加快淮北高新区产城融合、淮北煤化工新材料基地产城分离建设,提升“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便利化服务功能,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和创新发展核心增长极。

(三)聚焦绿色发展,谋划布局生态文明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经济绿色与社会绿色”协同发力,突出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社会、人居协同治理、系统治理,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生态文明城市。

一是系统推进生态自然化。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产业区块边界、自然生态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公园城市。围绕青山常在,继续实施荒山绿化和封山育林育草工程,开展“三森创建”及小集镇创模达标,科学治理采石宕口。围绕碧水常绿,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深化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河湖生态岸线建设。围绕自然长存,继续打好蓝天、净土保卫战,加强化学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重点生态空间、重点环境地区和流域、广大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重点推进生态经济化。坚持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并举,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快绿金湖城市中央公园等建设,全面构建“市政特色”“城乡社区”“水网湿地”“山林郊野”四大公园体系;加快培育绿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商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都市精品农业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着力推进风力、光伏、垃圾、秸秆发电,努力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壮大旅游、休闲、养生产业。

三是全面推进生活绿色化。深化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方式,加强公共自行车、电动车等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四是着力推进保护制度化。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全流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包括建立并落实GDP与GEP双核算、双评估、双提升机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保障机制,河(湖)长制、林长制,市场出清机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双控”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区域协调和环境质量预警合作机制等。

(四)聚焦开放发展,谋划布局改革开放体系。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既需要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更需要培育开放的合作和互利优势,强化“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协同发力,以改革开放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是着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大力实施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专项推进行动,努力展现淮北作为、收获更多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对接,支持领军企业与长三角高校院所构建紧密型联系,加快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打造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平台。推进产业合作对接,主动寻求与沪苏浙关联企业和重大企业合作,强力推进与淮海经济区城市联动协作,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溢出。推动公共服务对接,努力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协调政策、资质互认、融通兑现、同城待遇,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便利共享。推动功能载体对接,重点在交通、通关、环保、政策、营商环境上一体联动。同时,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二是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改革、形成高水平开放经济制度,消除资源配置扭曲,释放经济增长潜能,实现生产要素循环顺畅。推动劳动力要素配置改革,促进劳动力城乡流动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更加注重人才、科研团队的培育和引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城市未来发展集聚、培育、激励和成就人才。推动资本要素配置改革,继续引进金融服务业机构,加强政银企合作,将金融资源导入产业,优先保障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重视增加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依托科创板、创业板和注册制改革等,支持和促进企业上市。推动土地要素配置改革,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与变革;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优先给予重点土地保障;积极推行空间换地、零地技改,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推动技术要素配置改革,建立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特别是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加快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推进数据要素配置改革,加强数据产权界定和数据交易市场培育。

三是全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园引制“三引并举”,继续重点推进招商引资。坚持以质为重、招大引强,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行业50强等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引领型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特别是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重大支撑项目。坚持聚焦工业项目特别是“四基一高一大”战新产业项目,深入推进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落地一批关键环节重大项目,补齐产业短板,健全产业链条。顺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大力引进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四是倾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降低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土地、金融、能源、人力等生产要素供应,细化“固链、补链、强链”具体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强化市企共建,支持淮北矿业、皖北煤电、淮海实业及华润、大唐、申能、皖能、矿建等中央和省属企业在淮发展。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建立国有民营企业同等对待、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健全平等保护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五)聚焦共享发展,谋划布局民生福祉体系。强化“政策支持与制度改革”协同发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提升人民美好生活水平。

一是努力提高就业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方位加强就业服务。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支持性措施,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创业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实施以乡村教育为重点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施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推进职业学校分类达标建设。创新合作办学,建立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加快淮北理工学院(筹)建设,支持淮师大建设与发展,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三是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围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守住安全底线,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科研协同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强化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医护人才保障。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四是建立健全社保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层次和水平。更加注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生育政策完善,谋划布局好“一老一小”社会保障,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体系和幼儿事业。

五是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创造精品力作。发掘历史遗存、自然风貌和红色文化资源等,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批保护利用重大项目,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六)聚焦安全发展,谋划布局风险防控体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多变,新旧风险累积叠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面临一系列新风险新挑战,必须强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协同发力,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安全管理体制,推进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有机融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确保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一是建立健全人民安全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分化矛盾;发展产业、完善制度,解决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破解机器换人增加的就业风险。

二是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体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环保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经济安全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帮助银行应对坏账,切实防范平台融资和民间集资可能出现的风险。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应对好政府债务偿还,以及经济下行可能导致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等。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安全体系。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淮北。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公平正义。

四、全力保障“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四五”规划,对未来五年及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引导作用,一定要千方百计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是加强和改进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服务。一方面,认真履行好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职能。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完善协作配合机制,强化部门系统联动,形成工作推进合力;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其指引作用和乘数效应,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与时俱进开展“四送一服”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是保护和激发企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活力。以政府作用的更好发挥,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激发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的动力。

执笔:市政协经济委  

徐向阳

2020-10-17 ——关于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建议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7610.html 1 3 助力“十四五”规划编制 引领淮北加快转型崛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