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30日

第A02版:

青春汗水抛洒在扶贫一线

——记90后驻村扶贫专干钱思远

■ 见习记者 张旭

“陈大爷、李大娘,最近怎么样?”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正在自家门前地里拾掇玉米秸秆的老两口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正朝他们走过来,两位老人赶紧丢下了手里的活,迎了上去,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挺好的挺好的,小钱你又来了,赶紧进屋坐坐。”

老两口嘴里的“小钱”就是钱思远,濉溪县百善镇桥头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两位老人名叫陈令元和李学英。老两口身患疾病,年事已高,几乎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家里还有孙女在外上学,过去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担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服务科副科长的钱思远被选派到桥头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陈令元一家就成了他的帮扶对象。据两位老人说,这几年“小钱”是隔三差五就往他们家里跑,每次来都要仔细查看他们的生活情况,并且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难处和需要帮助的地方。在钱思远的帮扶下,现在陈令元一家已经脱贫,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老两口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怎么也遮不住,“一切都好,以前怎么也想不到会有现在的生活!这都是小钱的功劳!对俺两口子,那真是只能这样说,就是比亲生的小孩对俺还要好。”

桥头村位于百善镇西部,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1200余户村民。2017年5月,钱思远刚来的时候,村里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桥头村那时候的底子相当薄弱。”钱思远回忆起当时的情况。“2016年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里一些道路也没有硬化,下雨天就成了‘水泥路’。”到村后,钱思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他认真学习,熟知脱贫相关的政策文件;走访贫困户,了解每一户的家庭构成、致贫原因、真实想法,并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他大胆创新,在上级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率先实施扶贫手册电子化管理法;他加班加点,“5+2”“白加黑”是常态,经常是摸底采集完各类数据已经天黑,等系统录入结束之后已是深夜。“万事开头难,但那段时期的工作为以后打下了基础。我对全村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都烂熟于心,对各项扶贫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是桥头村村委委员丁怀超对钱思远的评价。作为和钱思远一起奋战在扶贫一线三年多的同事,丁怀超眼里的钱思远,是一个舍弃小家,全力坚守的人。“他是独生子,家里其实负担也比较重。”丁怀超说。今年刚满三十岁的钱思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2017年,这位结婚一年的小伙开始了驻村扶贫工作,从此与家人聚少离多。在当年桥头村出列验收前夕的关键时刻,怀孕的妻子被查出是高危孕妇,只能卧床,而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因意外脚踝双侧骨折!贫困村出列是必须按时完成的硬任务,钱思远作为业务骨干,熟悉情况,是迎检的排头兵,但在这样的家庭困难面前,即使不能参与也没有人会苛责他。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天,钱思远就重新出现在村里,用自己的业务能力,帮助桥头村顺利完成了贫困村出列、8户贫困户脱贫的任务后,才回去照顾母亲。“我的妻子冒着巨大的风险伺候骨折的婆婆,我的母亲出院后拄着拐给儿媳做饭,脱贫攻坚的路上她们是我最坚强的后方。”回忆起当初的那一幕,钱思远的眼圈红了:“牺牲小家,服务大家,是我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所在,但这几年,我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我觉得自己不称职!”

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桥头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桥头村实现村出列、户脱贫、村集体收入从0向年收入30万的历史转变,严格保障落实了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钱思远也获得了“濉溪县贫困户优秀帮扶责任人”“濉溪好人”“淮北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项荣誉。钱思远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会继续在扶贫一线坚守下去,和全村村民共同努力,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完成桥头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将来等我的儿子长大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他的爸爸参与了一项伟大的事业。”钱思远说。

2020-09-30 ——记90后驻村扶贫专干钱思远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6572.html 1 3 青春汗水抛洒在扶贫一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