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晨
通讯员 周鲁进
濉溪县韩村镇建元村前八里庄的周宗军,从“一贫如洗”变成了大伙羡慕的“富裕户”,这是为何?
2014年,周宗军还是庄上出了名的没“家底儿”农户。儿子才4岁,妻子精神残疾二级,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勉强自理。平时做饭、打扫卫生、看孩子,基本都是周宗军一人完成。村里了解这一情况后,通过精准识别程序,把周宗军一家三口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与记者聊起成为贫困户前后的变化,周宗军有点不好意思:“没成为贫困户之前,我感到压力特别大,总感觉生活没有奔头,看不到希望。也曾一度消沉,啥都不想干、不愿干。成为贫困户之初,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问村里要这要那,感觉我是贫困户你们就该给的,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后来通过镇村扶贫干部和帮扶人的引导和教育,才意识到这种想法不对,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过上好生活。”
周宗军是个朴实的庄稼汉。自从思想转变后,帮扶责任人根据周宗军实际情况,帮其申请了残疾人补贴、精神残疾人药补,还帮助办理了低保、申请了公益性岗位,鼓励他利用养殖补贴发展养殖业。
“去年养了10头猪和7只羊,政府补贴了5000元,一年下来也能收入个两万元左右。今年养了13头母羊和2头公羊,政府又补助了5000元,如果好的话,一头羊可生两窝小羊仔,一年大概能出栏25只羊,养羊纯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周宗军对这个目标很有信心。
2014年,周宗军一家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2019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万元。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尝到甜头的周宗军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准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把自己的养羊事业做大做强,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羊倌”。
“摆脱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扶贫对象观念转变的过程。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需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重点宣传扶贫政策,提高思想认识,改变其思想观念,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进而树立脱贫信心。”韩村镇主要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