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09月10日

第A11版:

产业扶贫挑大梁 富民强村后劲足

——韩村镇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 记者 王晨

特约记者 杨晓华

9月上旬,走进韩村镇扶贫产业园,一排排整齐搭建的葡萄架上,一串串晶莹透亮、圆润饱满的“大珍珠”挂满枝头,甚是招人眼球。“再过一个星期,我们种的80多亩阳光玫瑰就能大面积上市,一直能持续到国庆节。这种葡萄口感爽脆、甘甜,市场价格很可观。产业园农忙时一天可安排50人同时干活,并且优先选用贫困户,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产业园负责人陈若飞介绍说。

扶贫产业园的成功探索只是韩村镇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基础,培育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出路。韩村镇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持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努力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

2020年,全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家,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参与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目前已发展特色种养业自种自养达标户134户,发放补贴扶贫资金53.7605万元,实施特色种养入股分红项目167户,从根本上激发了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确保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

大李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里基本没啥工业项目。村“两委”充分研究后,决定利用扶贫资金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2018年,村里利用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建设两座温室大棚,采取租赁的方式对外发包。2019年利用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一个550平方米的果蔬冷库。2020年利用专项扶贫资金29万元、村集体发展壮大资金50万元,村自筹50万元,建设一座粮食烘干塔。“温室大棚和果蔬冷库已建成并有收入,今年的粮食烘干塔项目已完工,待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后就可以进行发包租赁,这几个项目的实施,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左右,还可以带动贫困户务工及收入分红,使贫困户增收脱贫。”大李村党总支书记介绍说。

为了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韩村镇专门针对有志向发展种植、养殖而苦于无技术的贫困户,充分发挥镇农林中心技术人员优势,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让大家掌握技术和致富本领,提高了生产技能。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官之年,我们会把各方力量集中起来,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样平台优化起来,积极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培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既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又能增加贫困户及周边群众收入,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韩村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周鲁进表示。

2020-09-10 王晨 杨晓华 ——韩村镇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5151.html 1 3 产业扶贫挑大梁 富民强村后劲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