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亚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而崭新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丰富了党的建设内容,深化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坚持和彰显党的政治属性的建设。政治属性,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属性、第一位的属性,是政党的本质、本色,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我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各项建设之中,政治建设是第一位的,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与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搞好党的政治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的问题,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政治建设,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举措
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指出党的建设方向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主要体现为其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坚定的政治方向、明确的政治原则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有8900多万名党员和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指望泛泛抓一抓或者集中火力打几个战役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他还曾指出“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这实质上是在告诫全党,不加强政治建设,我们党有变质、变色的危险。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告诉我们,要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此他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来不得半点松懈。”
2.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举措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力所在,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持与发展。政治建设是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属性而进行的建设,而党的政治属性,即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
3.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成效的根本举措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们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的战略部署,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被暴露出来的一些不良作风、贪腐行为、管党治党宽松软、领导弱化等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对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政治要求的违背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同政治问题相关联,都是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解决党内问题的根本举措。习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主要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内容,对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主要路径。
1.坚定政治信仰——夯实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
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政治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坚持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的思想基础,是抵御各种政治风险和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的根本保证。
坚定政治信仰,需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要通过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悟其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增强对其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从而树立起对其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信仰。
2.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抓住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根本要求。在党的政治属性内容中,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因此,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只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才能推动全党把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才能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才能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党应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其可以保证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3.提高政治能力——落实政治建设的实践要求
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落实到实践中,必须要有具体行动和实际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不是抽象的,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要落实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实际效果上。从实践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提高党的政治能力。
提高政治能力,需要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尤其是需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将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的实践要求,就是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使党员干部坚持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净化政治生态——坚持政治建设的问题导向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党的政治生态,是党组织进行政治活动的环境状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违背党的政治要求的突出问题,祛病疗伤,激浊扬清。
净化政治生态,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影响政治生态的重要因素。要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不讲政治、不讲创新、不讲原则、一团和气的倾向。二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要把 “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决不允许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自由主义,危害党的团结、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三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良好的政治生态,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浸润滋养。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培育党员干部的政治气节、政治风骨,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四要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要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五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廉洁政治,是涵养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5.强化组织实施——强化政治建设的责任担当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这项任务的贯彻落实,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自觉性坚定性,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促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二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建设规范体系;三要加强监督问责,要加强对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将其作为巡视巡察和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对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不到位的,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