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修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在闭幕会上强调,“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进入2020年,21世纪开启第三个新十年。这一年,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新征程对接。这一年,中国人民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4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新里程碑。这一年,我们将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这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为我们指明了打开2020年的正确方式。
2020年是个非凡之年,是一个奇迹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加巨大阻力。同时西方反华势力趁火打劫,妄图阻止中国的发展、进步、成功、强大,给新长征的中国人民设置了新的障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果断决策、从容面对,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性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果断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疫情,确保人民群众过难关、保健康、佑生命,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赢得世人称道。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到8月底,全国连续15天无本土新增病例。这一伟大斗争实践,充分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彰显了我们党为了人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崇高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政治本色,展现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血肉相连的磅礴力量,揭示了一个走过近百年岁月的大党朝气蓬勃、永葆青春的血脉传承,向世界清晰描绘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防控成果来之不易。这场大疫是一场大考,中国在这场大考中体现出的强大领导力、超强凝聚力、负责任大国担当,应是一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研判,发出疫情防控要慎终如始的信号,要进一步巩固中国战“疫”成果。督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毫不懈怠抓好各项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巩固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中国经受着时间和实践的严峻考验,中国人民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向世人交出靓丽的答卷。
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 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的致辞。提出六项建议、宣布五大举措,为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战胜疫情指出了方向。中国开展科学防控的成功有效经验,对各国搞好疫情防控、开展国际联防联控提供了有益启发与借鉴。习近平的建议,体现了积极发挥建设性引领作用的大国担当和科学精神。受到与会者积极反响和赞赏,习近平的致辞贡献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妙药灵方,也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打造健康中国增添了强大精神动力源泉。
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中,共战人类“公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凸显;它不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下情怀,也融合了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追求;它既是着眼人类未来的深邃思考,更是解决现实挑战的正确路径。冲破疫情阴霾,坚守合作之路,“复苏”的中国,正为全球战“疫”的最终胜利点亮希望之光。
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中国社会才有强大定力,才有同心同德,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步调一致,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遏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面对疫情来袭,党中央迅速建立统一调动、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巨大政治能量、社会能量的政党。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这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政治力量。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第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每一个社区、党的基层组织都全力维护民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党员、干部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制度措施,带头服务基层群众。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使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还凝聚了人心,保持了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序。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始终把整体利益置于社会首位。坚持把国家、人民、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整体至上的中国表达。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群体以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之所以有那么强的大局观念,能够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约束自我乃至牺牲自我,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对整体利益的维护不断强化着人们的集体意识、国家观念,并使人们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面对疫情来袭,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进行防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凝聚人民力量,构筑起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这是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已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治理体系,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能够有效进行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社会合力。在防控疫情过程中,正是这制度优势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迅速动员组织起来,形成统一指挥、按需配置、协同合作的防控体系。疫情防控期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各项防控工作顺利展开,为抗击疫情营造了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实践再一次证明,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所在。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抗疫实践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实施良法善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高效释放制度效能,保障生命健康权利,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么严峻的挑战,我们都经受住了,这么困难的时刻,我们都挺过来了,面向未来,从伟大抗疫斗争中汲取力量,学习弘扬抗疫英雄的精神品格,何事不可为,何事不可成?新中国前进步伐将会更加铿锵稳健扎实有力!
作者系市政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