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志勤
摄影 记者 梅月
“医生和教师,掌握了大家最在乎的两样东西:一个是生命,一个是孩子。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使命。爱我所选,选我所爱。坚持我所热爱的教学工作,守护好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不去考虑功名利益,只关乎内心欢喜,我的生活因此而变得趣意盎然。” 8月25日,回望从教30多年的历程,53岁的李强眼睛里有星光闪烁。
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面容清矍的李强,是学生和家长口中的“强哥”。“站上三尺讲台,你面对是渴求知识的学生,你必须始终用你的学识、逻辑、声音、手势乃至仪表,以及恰当的笑声、诙谐的词句和突然的严厉抓住他们的心。”
爱心捧给孩子
“感谢李老师,教会了我最初的人生态度。今天,每一句‘老师好’都是‘谢谢您’!”今年12月才满17岁的赵泰宇,今年以661分的成绩,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理科实验班)录取。
高一刚进班时,14岁的赵泰宇活泼爱动,很快就成为李强的关注目标。“教我走路挺直背,帮我订餐增加营养,纠正我学习习惯……在初中三年,我从未得到老师的关注,进了高中,李老师真是比我妈还细心。”当日,和同学们一起回校看望李强的阳光少年,说着忍不住笑起来,“‘强哥’我们都是私下里喊,但是学长们都是直接这样称呼李老师。平时在学习等原则问题上,‘强哥’是非常严苛的,但是课余,他又是那种能做朋友的老师。”
戴着眼镜,个子高高的吴新东,今年被安徽医科大学录取。谈起“强哥”,他突然冒出一句:“挨揍算不算加深感情深的一种?”原来,高三开学后,他突然迷上了漫画书以缓解压力。一次在英语课堂上,偷偷看漫画书的吴新东被巡查的李强逮了个正着。“真发火了,漫画书摔在了我的背上,还在我肩膀上抽了两下。”扶扶眼镜,吴新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下课后,李老师又找我谈心,看到他眼圈都红了,当时我的心真是特别震动……”打那以后,他收了心,踏踏实实做题,认认真真学习,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告别了高中校园,才发现被李老师批评,是一种幸福。管你最狠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 18岁的侯小蕊颇有感触地说,在自我加压的题海大战中,自己也有撑不住的时候。李老师对她说:可以对自己说:“我好累。”但永远,不许在心里说:“我不行。”
不写作业、上课讲话、做事拖沓……班里学生犯了错误,李强必须处以小小惩戒。魏子昂,今年被广西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他认真地告诉记者:“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手中有‘戒尺’,这是对‘强哥’的真实写照。正因为有他在身边,同学们行差踏错的每一步,都能有往回走的机会。多年后我们回忆青葱的校园,最感激的正是这位强行改掉我们无数坏毛病的老师。”
是啊,一个有爱又严厉的老师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了你,那个愿意批评你的老师,是在你跌落进悬崖时,依然拼了命抓住你双手的人。
教师干的是良心活
“教师干的是良心活。”李强说。
高三(2)班有着41名学生,他要承担的是全班学生的教育重任,和家长的殷切期望,没有任何轻慢和懈怠工作的理由。
今年3月底,李强用7天的时间对全班41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杜集、烈山、濉溪,他奔波的身影和温暖的话语感动了所有学生和家长,也给予了这些即将奔赴高考考场孩子们信心与决心。“家访为的是稳定孩子的情绪,检查孩子们在线学习情况。我没法停下来,家长把孩子交到我手里,我必须要担起这个责任。”
张震,是“强哥”带的前一届班级的班长。他在教室外的墙上钉了个小牌子:信“强哥”,上本科。
他是李强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就是在数学课上,勇于插话“反对”的那一位。他会在李强讲的正嗨时,突然固执地举起手。之后,课堂气氛会变得特别好,有的同学同意他的解题方法,为他的方法进一步论证;有的同学不同意,激烈地为李强所讲步骤辩护。他们争得满红耳赤,两败俱伤,忘记了老师的存在。
这道题,因为争论被学生们消化了,记住了。收益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李强自己。他笑着:这就叫“教学相长”。了解孩子的家庭,了解孩子心中的难事,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同时协助家长做好教育……做班主任这些年,他总结了俩字:用心。
18岁的刘全丽,在上高中以前,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调色板是灰色的。自幼丧母,父亲性格内向,言语木讷;上到初中时,最疼爱自己的奶奶,因病去世;爷爷失聪,身体染恙,过早就失去了劳动能力……2014年高考放榜,刘全丽以496分的成绩,被广东医学院录取。捧着录取通知书,她哭了。“‘强哥’,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高中三年,李强不仅是她的数学老师,还是她的心理辅导师。“‘强哥’是严厉的又是温暖的,说话幽默诙谐,很能抓住人的心思。”刘全丽说,是“强哥”让自己树立了自信,更让她明白在逆光的日子里,只要调整下角度,一样可以将阴霾丢掉,迎面而来的是生命的美好。
在李强心中,教师不仅是一种陪伴、一种见证、一种承诺、一种尊重,更是站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的那份坦然。
和学生在一起是幸福的
“对于我来说,站在讲台上面对孩子们,就是过节。”李强说。
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始而怕上课,继而喜上课,终而觉得上课是人生的节日。天天上课,天天过节,哪里还有一种职业比教师更幸福呢?
有时,一上午要上4节课,尽管颈椎腰椎肩椎都不好,他还是要求自己在讲台上身子挺拔,声音洪亮,哪怕是回到家立马就瘫倒在沙发上。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掌握了课堂知识。
两年前的5月,他因为连续多月的腹部绞痛,确诊为肠胃息肉。3天内经历了两次手术,住院12天。其实,住院的第5天他就躲着医生遛回了学校,站在了讲台上。学生们为他准备了椅子,他拒绝坐下。“一点小毛病,你们太小看‘强哥’了!”
撑着课桌上完课,他再遛回医院输液接受检查。“高中都是关键时期,孩子们的课耽误不起。”他笑着说。
早上7点前到校,晚上10点多离校,这是李强的生活常态。“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心里才最踏实。”从教30多年,他患上了职业病,比如慢性咽炎。喉咙经常会痒,会发炎,刷牙会流血,各种药都不管用。每次严重的时候,说话都是沙哑声。
学生们悄悄在他办公桌上放胖大海、金嗓子喉宝,每次他都喜滋滋小心翼翼收进抽屉,仿佛是珍藏着宝贝。“我站在课堂上,上完一堂成功的课,就是过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这种独特的美妙,唯有做老师才能懂得。”
“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今年漫长寒假后开学的第一天,他在高三(2)班的黑板上郑重书写下这行字。
7月7日,高考第一天。当天晚上,全班孩子如常回到班级里上晚自习。“这是我带班习惯。高考第一天晚上回校上晚自习,就是让经历的第一天高考的孩子们不焦虑,不乱想,在熟悉的环境中备战第二天的考试。”今年高考放榜后,家长们的感谢电话和信息纷至沓来。
“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孩子、安心留给家长。”他用行动诠释了“因为有热爱,所以会快乐”。
8月26日,高一(2)班班主任李强站在校园里,身姿挺拔。
先成人,后成才。每接一届高一新生,他会利用军训期间,组织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经典,默写经典。“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空白。”
“立正、稍息……”操场上,正在军训的高一(2)班51名孩子朝气蓬勃,如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