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0年09月09日

第A04版:

头雁引领 民富村美

——烈山区烈山镇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 记者 刘露 通讯员 刘亚军

“李书记,咱们的石磨面粉机安装到哪一步了?”

“老书记,快了,马上可以安装调试了。”

9月初的相城,火辣辣的太阳仍炙烤着大地。已经80多岁的老支书周茂过在部分群众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再次来到南庄村在建的石磨面粉厂,关心着未来的村“聚宝盆”建设进度。村党总支书记李辉顾不上擦拭从安全帽内流淌的汗水,一边向大家“汇报”近期村里重点工作,一边与“前辈”交流着如何带领群众致富的好办法、好点子。

在村“两委”集资试种的100亩泡椒种植基地里,村民穿梭其间忙于收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今年11月份估计能全部摘完,保守估计,产量可达30万斤。”忙着给村民记录采摘重量的村党总支副书记周方侠告诉记者,几十名采摘工人可以在这里一边“挣工资”,一边学种植、管理技术,可谓是学习、生产两不误。

为了能让泡椒身价上涨且保存期延长,村主任周青松则带领部分党员群众连天加夜烘干泡椒。在“辣椒素”的刺激下,大家强忍着“鼻涕一把泪一把”,往袋子里装着干燥的泡椒,干劲十足。

南庄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三面环山,交通闭塞,种植作物单一,群众生活困难。曾经的南庄村村貌破败、人居环境脏乱,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不健全,常规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去年,该村更是被综合评定为软弱涣散村。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南庄村“两委”多次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外出考察,最终“相中”了泡椒种植项目。泡椒怎么种?产量怎么样?收入又如何?有风险吗?面对顾虑重重的村民,村里的十余位党员干部下定决心打造出一片示范地来!说干就干,他们自掏腰包,流转百余亩土地,带头种植,承担风险。

都说行动是最好的示范。现如今的南庄村,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在全区名列前茅。村里各项工作呈现出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的可喜转变。

在烈山镇,形成“头雁”引领效应的不仅仅是南庄村。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烈山镇把抓实党支部建设、建强带头人队伍、提升各领域基层党建质量作为主要抓手,坚持强基础、攻难点、求实效,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巩固深化“一组一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推进全镇基层党组织全面建强、整体提升,倾力打造政治经济“双强”镇 。在成功打造华家湖、榴园、蒋疃等典型示范支部的基础上,烈山镇突出抓好软弱涣散村整治和落后村整改提升。其中,“落后名村”新南村已在短短的时间里实现由落后到典型示范的华丽转身,干事创业氛围如火如荼。该村在完成服务中心改造的同时,商业街也已建成,将为新南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0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烈山镇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达到7.5万元以上,其中有7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党建+农户”“党建+企业(合作社)”“混合发展”“V型道路”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亮点纷呈,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特别是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基层党建“领头雁”效应显著增强,烈山镇正以集体经济发展的“小切口”撬动着乡村振兴的“大党建”。

2020-09-09 刘露 ——烈山区烈山镇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4913.html 1 3 头雁引领 民富村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