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09月03日

第A11版:

推进产业发展 决胜脱贫攻坚

​——刘桥镇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记者 吴永生

特约记者 徐峰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濉溪县刘桥镇任圩村扶贫产业园,只见一排排整齐搭建的葡萄架上,一串串晶莹透亮、圆润饱满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任圩村坚持走“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新模式,即村里创建一个主导产品和产业,产业园优先聘请贫困群众务工,给贫困群众收入保障上了“双保险”。同时,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产业,增加本地葡萄产业市场占有率。

“我在这里打零工一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离家近还能照顾老伴儿。”在葡萄架前刚忙完手中活的贫困户刘钦利说。据任圩村扶贫产业园负责人介绍,产业园结合乡村旅游推出采摘体验活动,小小的葡萄不仅为游客增添采摘和游玩的乐趣,更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幸福果”。产业园优先使用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入园务工,他们在园内从事栽种、除草、剪枝、施肥等劳务工作,工资按日计算,月均可收入1500多元。目前,园内长期固定务工的贫困户有13人,常年在园内务工的贫困户年收入可达8000元。

刘桥镇任圩村扶贫产业园是省十大扶贫产业园之一。产业园已和当地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建立高效阳光玫瑰葡萄基地246亩,通过投资分红、务工等方式,助力周边200多名农户和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近年来,刘桥镇立足特色资源,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带贫效益凸显。

刘桥镇刘桥村扶贫产业园流转29户贫困户60余亩土地,户均增收800多元,20多名贫困户和低保户入园就业,人均增加务工月收入1500元以上,全村188户贫困户年收入增加22万余元。

刘桥村还利用塌陷地建设13.2万平方米的水产养殖基地,并公开拍租给濉溪县小勇养鱼场,租期10年,每年租金13.5万元。该项目的实施使全村188户贫困户户均分红400至600元,不仅促进了贫困群众实现分红增收,而且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作为贫困村的刘桥村不仅实现出列,全村188户贫困户426名贫困人口目前仅剩下1户2人未脱贫,经过落实帮扶政策,该户今年底前将如期脱贫。”刘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李天毅说。

刘桥镇火神庙村依托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流转土地650多亩,引进濉溪县泽丰果树种植合作社种植黄金蜜桃系列,并把黄金蜜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扶持,带动留守村民5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群众15人。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镇取消了3月份准备在火神庙村举办的桃花节,但是为了打造精品乡村旅游活动,我们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联系多地客商,帮助农户拓宽黄金蜜桃销路,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刘桥镇逐步探索从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农业的过渡,希望通过‘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刘桥镇党委书记崔海波说。

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刘桥镇今年还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巩固提升上,对全镇贫困户及边缘户因阴雨天出现房屋漏雨现象的133户进行维修;对贫困户种植农作物因灾绝收的土地补种豆角、萝卜、青菜等作物。同时,紧盯年度减贫任务,认真核实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对照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排查要求,坚持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留死角,逐庄逐户走访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综合分析研判,明确整改责任人,实行一天一汇总,两天一调度,建立台账,按照立查立改、边查边改的原则,排查整改一体推进。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下一步,刘桥镇将切实加快项目推进力度,明确专人负责,对扶贫项目实行跟踪落实,建立扶贫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带贫减贫效应。同时,以“七个不落、一个不少”为切入点,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重点,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确保拟脱贫13户35人如期脱贫。

2020-09-03 吴永生 徐峰 ​——刘桥镇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4661.html 1 3 推进产业发展 决胜脱贫攻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