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7日

第A08版:

回望“淮北气象” 凝聚转型力量

王 超

1960年4月6日,淮北缘煤而建,因煤而兴。从此,一座新型现代化工业城市像一颗璀灿的明珠,矗立在皖北大地上。现在的淮北人,每每回望这段历史,那种特殊的感情,仍然让人激动不已;那种特殊的感受,仍然让人感慨万千;那种特别的气象,仍然让人荡气回肠。

60年一甲子。在庆祝建市60年的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总结回顾所走过的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这其中,凝聚着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智慧与汗水。这一路走来,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改变了这一方土地上干部群众的精神气质,更凝结形成了“淮北气象”这一丰硕的精神成果。

“淮北气象”,产生于国家对煤炭资源大开发的迫切需要,成长于全市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随着淮北的不断发展,这一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新时代相互促进、交相辉映,成为淮北当前发展的主旋律,并为新时期淮北转型发展注入新的精神营养、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总结建市60年来所形成的“淮北气象”,我们把它概括为:一种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精神;一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一种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历经曲折,求新求变的精神。

一、“淮北气象”彰显的是自豪,是一种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精神

郑重打下“淮北煤田第一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与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家把煤炭开发的目光投向了淮北。1955年9月,325地质队在烈山打下第一眼钻孔,肯定了淮北煤田的开采价值。作为“淮北煤田第一钻”,揭开了平原地区隐秘式煤田的面纱,启动了开发建设淮北煤田的按钮,从现在来看,这一钻对于淮北建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历史的重大事件,现在我们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随后,进军淮北煤田的号角吹响,淮北矿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开始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马”。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的冲击下,淮北煤矿建设的“人民战争”全面铺开,3个月内先后有23个井筒在开挖。这种盲目行动脱离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的实际,欲速则不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浪费。国家煤炭部曾一度打算让淮北煤矿“下马”。淮北矿区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共淮北煤矿委员会及时召开会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决定缩短战线、先易后难、分批开发,“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从而加快了建井进度,烈山斜井投产出煤。1959年,烈山、沈庄、袁庄3对矿井在加紧建设的同时简易投产,当年生产原煤50万吨。国家煤炭部和安徽省委由原来的担心变为放心,原来的“下马”,这时改为要继续“上马”。淮北煤矿至此站稳了脚跟。淮北市的命运,在经历这个巨大的历史拐点后,再次走上了发展的正轨。随着3对矿井的陆续投产,朱庄、张大庄、皇后窑、相城孜、杨庄等矿井开始大规模施工,各行各业的人从四面八方向矿区集中,淮北煤矿职工迅速增加到2.4万多人,煤产量达到 100万吨,建矿的场面热火朝天,面貌欣欣向荣。随着建设人员的增多,后勤保障和社会服务的矛盾日见突出,必须建立煤矿城市。市委决定向省委报告,建议建立淮北市。1960年4月6日,中共安徽省委通知成立中共濉溪市委。

“争来”的一所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成立于1974年9月,是淮北市最早成立的高校。1974年,安徽省委决定创办几所高校分校。打算在六安、阜阳筹备,但六安不愿意办。随后,淮南、淮北、宿县都表态愿意承办。市委高度重视,闻讯积极争取创办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虽然淮北处于劣势(只有一栋荒坡上的四层小楼),但淮北市委决心坚定、态度坚决,把筹建分校当作一件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大事来抓,日夜奋战,抓紧筹备,在硬件和软件均不占优的条件下,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硬是把一所大学建了起来。正是淮北的积极争取和不懈努力,当年9月,省教育局同意淮北建立分校。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基础上建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至此,作为淮北市的第一所高等院校走上了新的发展征程,为淮北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拼来”的一个产业。1975年初,淮北市获悉一个信息:国家拟在湖北襄阳、广西南宁、河南周口和安徽宿县建设四个纺织联合企业,每个联合企业由棉纺、化纤和印染多个分厂组成,投资都在1个亿以上。市委为淮北市长远经济发展着想,决定去全力争取。而当时,国家的四个备选城市并没有淮北市,而是宿县地区。当时有人说:“这倒是个好消息,只可惜国家计划与淮北无缘。”时任市委书记赵凯说:“有缘!只要国家在安徽布点纺织,淮北就有理由将它争来。”“宿县有100个理由,淮北有101个理由。”市领导当即南下省城,北上京城,四处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淮北市的积极争取下,项目最终落户淮北。自此,淮北市除了煤电工业,还有了纺织工业。淮北市的纺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淮北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淮北气象”彰显的是拼搏,是一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

创业艰难百战多。应当说,淮北建市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淮北人民硬是靠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劲头,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克服生产条件恶劣。淮北建矿初期,几千名建井工人和数万名民工一下涌进淮北,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吃和住。建设者们就在平地上搭起窝棚。一个窝棚少则数人,多则几十人挤在一起。吃饭问题也同样困难。一日三餐,山芋面窝窝头就咸菜。至于文化、卫生等福利设施,当时更是一无所有。为了解决住宿的问题,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动手脱土坯,自建简陋的住房。对最先到达的建设者来说,脱坯建房是最初的劳动必修课。

克服生产工具不足。器材、材料、设备以及动力的匮乏,更是筹建初期的严重困难。没有机动车辆,没有起吊设备,广大职工就采用人拉肩扛、马车驴车一起上的方法搬运和安装设备。电力严重不足,时常停电,只好临时租用汽油灯照明。停电时,水泵不能开,大伙就排成长龙,用安全帽舀水。

克服种种技术难题。淮北煤田的表土层40~100米。建设井口碰到的最大困难是流砂。广大干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同险恶的流砂进行了顽强斗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实践中,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反复攻关、实验,不断修改,总结经验,创造出各种制服流砂的方法。

正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怀着为国家早出煤和改变淮北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艰苦拼搏,任劳任怨,推动着淮北矿区开发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据一位当年的建设者回忆说,他们早上乘火车从合肥回来,在青龙山下车时已是夜里十点,步行几十里地回到相山已是凌晨两三点钟。当时的艰苦条件,现在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三、“淮北气象”彰显的是力量,是一种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的精神

淮北在短短60年里,取得了辉煌成就,靠的不是天、不是地,靠的是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力量。正是依靠这种力量,我们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和生产用品,并逐步培育形成“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煤城精神;也正是依靠这种力量,我们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大中型项目,一举奠定了淮北今天发展的工业基础和城市框架。

淮北选煤厂大会战。1969年,煤炭部批准淮北建设年洗原煤200万吨的中央型选煤厂。在当时的条件下,淮北建设这样一个大的建设项目谈何容易!1970年7月,市委成立淮北选煤厂会战指挥部。会战指挥部组织了6000多人的会战大军参加选煤厂的建设。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业学大庆”和“铁人精神”的鼓舞下,风餐露宿,日夜奋战,人拉肩扛,抢建工程。经过两年奋斗,1972年8月淮北选煤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入选原煤200万吨,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选煤厂。

淮北发电厂大会战。1972年4月,淮北市委成立淮北电厂会战指挥部,组织包括郊区2000多名农民在内的众多力量投入会战。开展会战的第一个月完成的工作量是前4个月的总和。工程建设者们开山炸石、挖丘填壑,硬是劈开了3座山,开采石子1万多立方米,挖土15万多立方米,加快了工程进度。在全市人民大力支持和建设者的辛勤努力下,淮北发电厂在1973年的8月和12月实现了双投产,两台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创造了我国电力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四路会战”。1991年12月,为调整淮北城市整体布局,突破城区发展的局限,市委开始新建人民路、改建高岳路、东山路、相阳路的“四路建设”工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3000多人投入到“四路会战”,仅用时一年,4条道路就全部建成,为淮北市后来的路网建设构筑了雏形。在“四路会战”开展的一年时间里,全市共计有17万人向工程捐款捐物。

四、“淮北气象”彰显的是活力,是一种历经曲折、求新求变的精神

变则通。淮北作为一座煤炭城市,具有它先天的禀赋和优势,但也有它后天的不足和劣势。对此,淮北在6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抱残守缺,也没有裹足不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求新求变,探索符合淮北实际、具有淮北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第一次求变:“实力淮北、活力淮北、魅力淮北、和谐淮北”(2006—2008年)。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步走上科学发展之路。而此时的淮北作为能源城市,还带有明显的工矿城市特征。针对这一情况,2006年9月,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六大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带动、创新推动、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城市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实力淮北、活力淮北、魅力淮北、和谐淮北”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3588”工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体系由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为主向煤电产业、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共同发展转变。2006年底,临涣煤焦化一期工程投产,结束了淮北以煤炭输出为主的经营方式。至2008年,全市非煤产业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越煤炭产业。

第二次求变:“皖北江南、文明淮北”(2009—2012年)。针对淮北市作为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实际,2011年,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着力建设‘皖北江南、文明淮北’,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的城市发展目标。以城市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统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为此,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资源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2009—2013年)》等一系列文件。利用城市规划区内沉陷形成的湿地,初步建成了南湖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这一时期,淮北市产业结构由单一煤电向多元产业转型,形成煤电、食品、煤化工、矿山机械、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非煤产业发展加快,其中,食品工业发展迅速。2012 年淮北市食品工业产值230.1 亿元,同比增长31.2% ;2013 年食品工业产值301 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18.5%,在六大支柱产业中位列第三。城市文明水准显著提升,2011年淮北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

第三次求变:“精致淮北”(2013—2015年)。针对淮北发展不足、结构不优、总量不大的特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精致淮北”的目标,具体发展思路是,建设“产业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风精细”的精致淮北。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建设精致淮北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煤价断崖式下跌等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发展,制定调转促“496”实施方案,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打造煤和非煤两个“千亿板块”。推出系列稳增长举措,连续三年实施“九个一工程”,引领了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全市非煤产业、新兴产业、县区工业发展加快,平山电厂一期工程并网发电,临涣工业园成为全省四大化工基地。这一时期,淮北市致力于打造文化精深之城,柳孜运河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南湖景区核心区建成开园,四季榴园景区获评国家4A级风景区。

第四次求变:“中国碳谷·绿金淮北”(2016年至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金理论”,2016年9月,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在这一战略思路的引领下,淮北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坚持不懈推动淮北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型城市转型,努力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变“乌金城市”为“绿金淮北”。积极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现代煤化工产业迈进,优耐德引发剂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形成“煤—焦—化—电—材”循环经济模式。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培育发展碳基、硅基、铝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四基一高一大”产业。陶铝新材料被列入国家首批次新材料产业目录。全市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获得安徽唯一的“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持续推进山体修复,打造绿金湖、南湖等100平方公里的城区中心湖带,变“依山建城”为“拥湖发展”,“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城市风貌更加彰显。22年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以全国第三、安徽省第一的成绩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9年,淮北市荣获“中华环境优秀奖”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回望是更好的前行。淮北建市60年孕育了“淮北气象”这一精神成果,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创造了建市以来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在淮北高质量转型崛起的新征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新的困难、新的挑战,但这都不可怕,只要我们汲取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营养,高扬“淮北气象”这一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工作干彻底、干到位、干出彩,一定会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新时代,一定会建设成一个新淮北,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2020-08-17 王 超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3221.html 1 3 回望“淮北气象” 凝聚转型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