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漫步在公园小径,路旁蝉鸣声声,诠释着夏天的到来。思绪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到30多年前,那些童年的欢乐时光涌上心头眼底,迅速氤氲开来……
老家濉溪,地处皖北,联接河南、江苏三省交界,素有“嵇康故里”和“中原粮仓”之美誉。蝉,在老家叫“知了”,夏至以后一直到秋天都会伴有蝉鸣。春蝉“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有人形容其鸣叫为“醒啦、醒啦”;夏蝉“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鸣叫的意思为“热死啦、热死啦”;而秋蝉“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其鸣叫意思为“伏了、伏了”;据说冬天有冬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也是其寿终正寝的季节,大部分会在秋后即将入冬的时候,发出的是悲鸣的“晚啦、晚啦”的声音。其实这只是人们对蝉鸣形象的比喻和描述,真正的蝉鸣比较悦耳动听,激越高亢。尤其是在闷热的夏秋季节,听到不绝于耳的蝉鸣,闻着田地里的阵阵麦香和秋季玉米、高粱的清香,心里想着收获的喜悦,怎不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呢?
记得小时候抓蝉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挖”藏在泥土里的知了猴;另一种就是“抓”已经破土而出的,或在地上爬行,或已经爬到树枝、草木藤上,还未蜕变的;第三种是“套”已经爬到高处了,脱掉蝉衣,已经开始会飞和鸣叫的知了。
藏在洞里的蝉,是隐蔽的。蝉的洞口通常在树下或树根附近,开始的时候一般很小,有的小指甲那么大,有的可能更小。我和小伙伴会拿个锄地的“ 头”,在树林下面,凭着经验,在有洞多的周围,先轻轻挖去一层土,若看到有小洞口,就继续向下挖。这些洞有个特点,就是里面大,洞口小,接近地面处,只是一层薄薄的土皮,这就是知了猴的洞穴了。用细树枝轻轻地把洞口扒开,就会看见胖胖的知了猴正在用力地往外爬,两只透明的大眼睛看见我们,似乎有些害怕,不动了,就在洞口处停着。我们把细树枝轻轻伸进洞里,那愚蠢的东西,可能以为这是拯救它脱离黑暗的救命稻草,是通往天堂的光明大道,一下子用前面的两个脚紧紧抱住。这时候只需慢慢把树枝拔出来,那个笨家伙就跟着出了洞。有时遇到狡猾的,根本不上当,逼急了,干脆猛地一抽身,坠落到洞底去,让我们前功尽弃。但我们并不会就此罢休,赶紧用铲子挖几下。知了猴再也无处可藏,就扭动着臃肿的身躯,无可奈何地进了我们的罐头瓶。有时看到的洞口比指甲盖还大,那就表明知了猴已经爬出去了,再往树上看,也许它正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地上树呢,正好可以逮个正着。
很多时候,我和小伙伴是晚上拿着家里的手电筒去小树林里“守株待蝉”。晚饭以后,几个小伙伴约着,拿着用报纸或橡皮筋把电池串起来自制的手电筒,这时候,洞里的知了猴差不多都爬出来了。我们拿着手电筒,一棵挨一棵地在树干上扫射,树干上那每一个小小的突起,都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兴奋和喜悦。把肉团一样的知了猴松松地握在手里,让它手忙脚乱地挠着手心,痒酥酥的感觉从手掌一直传到心里。然而,那时候大多数小伙伴都没有手电筒,就借着微弱的月光,双手在树干上摸来摸去,捉到的知了猴一点儿也不比我们少,也正是这样,老家叫“摸知了猴”。摸到的欢欣和喜悦,呼喊着“快过来,我这里多,我又摸到了”等,笑声和欢呼声一直回响在耳边。这种童年的快乐,是如今城里孩子永远无法体验到的。
当然,那个时候的我们,童年的快乐不止是晚上捉知了猴,白天也不会闲着,我们还会粘知了和套知了。蝉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雄蝉会鸣叫,鸣叫的目的是引起雌蝉的注意,其实就是爱情的呼唤。那时候,我们可不管你是“梁山伯”还是“祝英台”,捉到碗里就是菜。小伙伴会先找个长长的细竹竿,再找一截铁丝,前面扎一个圈,用个塑料袋子绕在铁丝环上,用针线顺着铁环缝一圈。就像套蝴蝶一样,顺着蝉鸣的声音,小心把竹竿举到树枝丫蝉鸣处,反着一套,蝉就飞入口袋中。有时候,小伙伴也会从家里找点面粉,或者自制面筋(用麦粒不停咀嚼),缠在顶端细竹子或铁丝上,看准知了所处的位置,小心翼翼地把竹竿靠近,待到一定的距离就快速出击稳准狠地把面筋贴上知了的翅膀,知了无法飞动,就被粘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也会学着大孩子模样,用铁丝和橡皮筋做个弹弓打知了。在知了的叫声中,一年年长大,那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渐行渐远,但那份童真和童趣,随着岁月的磨砺,深深镌刻在记忆中。
三年沉寂蛰伏积淀,一日蜕变华丽转身,这也许正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人格力量吧。但儿时的那些快乐,就像陈年的美酒,只要拧开瓶盖,就会飘出一股醉人的芳香,浸透心底,还没品尝,早已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