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4日

第A10版:

让群众享受更多医改红利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助推基层医改工作纪实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张文书

实习生 秦玉婕

基层医改工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濉溪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助推医改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开展专题询问,问诊镇村医疗卫生工作。为增强人大监督的主动性和约束力,2016年4月,濉溪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全县镇村医疗卫生工作。14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围绕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药品价格监管等方面进行了问询,卫计、药监、公安等9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回答。针对镇村医疗服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和不足,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等建议,形成审议意见书,及时转交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在濉溪县人大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濉溪县政府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对镇卫生院投入,进一步加强了镇村卫生队伍建设和培训,进一步强化了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管理,镇村医疗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调研医共体建设,助力实现“家门口”看病。2018年,濉溪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将医共体建设列入常委会会议议题,通过会前调研、会中审议、会后督查等形式,着力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针对广大居民对县域医共体建设认识不够、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继续扩大紧密型医共体试点,优化整合基层医疗资源”“建立健全医共体运行机制,着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和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建议。对此,濉溪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建成了以县医院和县中医院为龙头,18所镇卫生院(分院)及所辖村卫生室为成员的两个县域医共体,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重视代表议案办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濉溪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提出了代表议案、建议89件,在医疗卫生方面,县人大代表围绕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镇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孕龄妇女健康检查等提出了五条建议,获得大会议案建设审查委员会高度关注,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决定,将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作为议案处理,将“育龄妇女孕前健康检查”“打破药品垄断供应”“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作为大会建议处理。会议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召开议案建议交办会,督促县政府及议案承办单位落实承办职责。针对议案指出的“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存在不足”“镇级卫生院人才匮乏”“部分镇级卫生院硬件设施不达标”等问题,县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公开招聘、实施基层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加大对口支援等方式,为乡镇卫生院分别补充64名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同时,注重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了一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勇于担当的医师担任镇卫生院院长,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聚集效应。实施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持续开展临床、护理,管理人员、乡村医生、骨干乡村医生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充分运用世行贷款和政府医养结合PPP项目的实施和落地,从根本上解决镇级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等问题。

——加大监督力度,形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合力。为加快构建覆盖全县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城乡医疗机构治病救人、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2019年12月,濉溪县十七届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深化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拓展中医康复诊疗、中医养生等学科”“建立人才培养和考核激励机制”等建议,并以审议意见书的形式下发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精准把握中央投资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申报时机,分别完成了感染科、核医学科、精神科、高压氧及信息化建设、中药制剂室、医疗设备更新与添置等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加强县域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等建设,注重加强对省内外三级医院对接,加大医师培训力度,重视中医药能力建设,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县医院、县中医院在预检分诊、核酸检测、隔离留观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020-08-04 吴永生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助推基层医改工作纪实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2235.html 1 3 让群众享受更多医改红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