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4日

第A06版:

连续6年义务开展少儿戏曲培训,作为戏曲传承创新者,姜淑芹——

我要把戏曲传下去

■ 记者 齐新亚

实习生 石子玉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她通过28年的努力赢得掌声;作为戏曲进校园专职辅导员,她已连续6年义务开展少儿戏曲培训,培训学生2000余人;作为戏曲传承创新者,她先后创作了20余部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作品。她是出身梨园世家的姜淑芹,戏曲演员、戏曲老师、戏曲传承创新者都是她引以为傲的身份名片。

“剧团轰轰烈烈地巡演,观众一个个台口地追……”谈起二十多年前戏曲演出的盛况,姜淑芹眼里燃起了火光。出身梨园世家的她,从6岁第一次登台开始,就立志把戏曲文化当作毕生的事业去做。虽然已经在戏曲舞台上表演了28年,姜淑芹犹觉不够。

“如果可以,我想一直演下去。”从前志同道合的伙伴迫于生计大多早已转行,姜淑芹一直咬牙坚持着。这么多年,她和爱人还没能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钱都让我补贴到买演出服装和道具里了,感谢爱人这么多年的无条件默默支持。”

“唱戏就是功夫活儿,不练是肯定不行的。只要上台,我就得对得起观众。不管台下有几个人,我都得拿出最专业的本事来。”为了保持良好的舞台状态,姜淑芹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毫不松懈。

从2016年开始,每年三伏天里的濉溪县,露天场地里简易搭建起的流动大舞台,顶着厚重的油彩妆,姜淑芹主持、演出、打杂连轴转,一站就是一整天。而以这种状态,每天两场,每天工作18个小时,姜淑芹连续坚持了20多天。“那真是汗如雨下,戏服又厚,油彩妆又伤皮肤,一天下来整个人都快脱水。”虽然辛苦,姜淑芹却很珍惜,在她心里,老百姓掌声响起的那刻,她觉得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光我一个人、一家人坚持是没用的,戏曲想要经久不衰,得靠全社会,靠年轻人。”姜淑芹知道,想发展戏曲文化,需要改变当下戏曲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为了让更多孩子接触戏曲、了解戏曲、爱上戏曲,姜淑芹成为一名戏曲进校园专职辅导员,义务开展戏曲培训。

从自身实践到传道授业,姜淑芹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教授戏曲文化,姜淑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姜淑芹都会通过与孩子们互动开展道德教育。“感恩父母”是姜淑芹“树人”教育的主题,在润物无声中把做人的道理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戏曲外在形式的同时也能体味戏曲的内涵。

“一步步来,我有耐心。”随着课程的推进,姜淑芹认真的授课态度被校方接受,丰富的课程内容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从2014年6月至今,姜淑芹戏曲进校园义行已经坚持了6年,先后培训了2000余名学生。在她的带领下,少儿戏曲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她组织编排的少儿戏曲《相城戏妞妞》《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小小花木兰》等作品荣获省市内多个奖项。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每次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更多的孩子喜欢上戏曲,姜淑芹都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姜淑芹的汗水背后,藏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把戏曲传下去”。

“姑,我不想唱大鼓了。”学习了多年淮北大鼓的侄女突然要放弃,这让姜淑芹有些意外。在这个戏曲世家里,从业难是公认的,但放弃也很少有人提及。姜淑芹急忙询问侄女原因,得到了一个有些尴尬的回答:“我已经九年没唱过新曲子了。”这短短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姜淑芹。

对于年轻一代的戏曲人来说,没有新作品可以演唱的确是挺打击人的,姜淑芹决定创作新曲目。在保证艺术基础元素的情况下加入了合唱、身段等元素,她创作出了《淮北大鼓唱非遗》等作品,这些作品一经演出好评如潮。

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曹禺曾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改编之外,姜淑芹还有自己的想法。

“新时代下脱贫攻坚这么重要,老百姓又关心,为什么不能以这个为素材进行创作呢?”多年下乡演出的经历使得姜淑芹对于脱贫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依据见闻,她创作了原创脱贫小戏《俏姐姐还钱》《春满杏花村》等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助力疫情防控,姜淑芹创作了少儿戏曲《花木兰·抗疫情》、原创快板《再过幸福年》等作品,以民间艺术的形式宣传防控知识,鼓舞人心士气,坚定必胜信念。

对于今后的创作,姜淑芹充满信心。“肯定还要写下去,生活中有啥、老百姓爱看啥,我就写啥。”立足实际生活,跟上时代步伐,是姜淑芹创作的主要原则。未来,姜淑芹在戏曲创作中展现新生活、歌颂新时代的脚步还将继续……

2020-08-04 齐新亚 连续6年义务开展少儿戏曲培训,作为戏曲传承创新者,姜淑芹——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2210.html 1 3 我要把戏曲传下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