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露 通讯员 翟园园
三年来,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均位列省级考核第一方阵,处于皖北领跑地位;
2018年,杜集区河长办被评为国家级“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单位”;
2019年,我市代表皖北8市,被定为全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宣传典范;
2020年,杜集区入选全省5个激励市县之一,企业河长孟磊获得全国“最美民间河长”提名,全省共8人;
……
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我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河湖长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逐步形成党政负责、水利牵头、部门协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的“三水共治”,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突出“有名”
压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
结合本地实际,全市共分级分段设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727名、湖长88名,其中市级11名、县级46名、镇级295名、村级463名。
领导挂帅,以上率下。各级河长湖长积极开展巡河巡湖,认真履行治河、管河、护河责任,截至2019年底,全市各级河长累计巡河巡湖督查5万余次,累计解决各类河湖问题1000余件。
部门联动,综合施策。市县河长湖长召开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协调部门关系,分解落实任务。水务、生态环境、住建、城管、农业农村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在政策导向、立项审批、工程建设、综合治理等方面相互配合、合力治水,协调推进水系优化、生态清淤、调水引流、控源截污、面源治理。
建章立制,强化保障。出台市级河长湖长《会议制度》《督察制度》《淮北市河(湖)长巡河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围绕河湖长制工作怎么抓、河长湖长巡查怎么查、河长办怎么履职等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化、标准化流程。
突出“有实”
提高河湖长制工作质量
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河流217条,计1791公里,纳入湖长制管理湖泊20个,计67.33平方公里。为了实时摸清每条河流情况,保障河道畅通,我市因地制宜,围绕五个“建立”,全面夯实工作基础。
建立河湖“资料库”,完成各级河湖的“一河一档”工作。建立河湖“治理库”,制定“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建立河湖“信息库”,构建市级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成员单位互联、市县乡互通、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同时,注重创新工作方式,建立“河长制+”工作模式,在老濉河、南湖、绿金湖设立企业河长8名,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此外,为切实强化工作督导,出台了市级暗访工作制度,成立了暗访工作组,不定期开展暗访,突击督查湖突出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限期整改销号。例如,在沱河利用无人机“天眼”巡河,破解部分河段人员车辆无法抵近巡查的困局,对沱河问题“无盲区”精准定位。
突出“有效”
完成河湖长制重点任务
今年,全市各部门紧紧围绕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水污染综合防治、河湖生态修复三项重点工作。
三年来,先后开展河湖“清四乱”“洗河”“三护”等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清理整治违建、违排、损坏岸线等突出问题500余个,清运垃圾10万余吨,清理地笼1000余处,围网3万余米。
开展“二个一”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市81个入河排污口按照“一口一档”“一口一策”要求,全部登记、建档,现已整改完毕。全市关停213家畜禽养殖场。
开展河湖渠库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近150亿元,清淤疏浚河渠50条、138.32公里,建设生态岸线43.1公里,完成老濉河、绿金湖、碳谷湖等6个河湖生态修复面积约30平方公里。
……
今年年初,我市印发《关于开展淮北市示范河湖建设的通知》,选择南湖、萧濉新河启动示范河湖建设试点工作,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建设目标,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样板,典型示范推动建设一批群众满意的“幸福河”。
现如今,波光荡漾的湖水清澈见底,多彩迷人的片片湿地引来鸟儿自由翱翔,一幅水光潋滟的画卷正在淮北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