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俞晓萌 通讯员 张毛敏
本报讯 近年来,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创新,精心耕耘司法行政“责任田”,扎实推进各项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开展,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彰显特色,人民调解亮品牌。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调解网络,有效整合调解资源,建立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成立相山区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相山区法司联调家事调解室、隋唐运河古镇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室、三堤口街道人大代表调解室、桂苑社区物业纠纷调解室等特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以优秀人民调解员为依托,打造“雷云说事拉理室”等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区司法局还联合市司法局开展首届“金秋调解夜话”调和大会,指导司法所开展“人民调解日”“调解夜话”等活动。
创新形式,法治宣传打亮点。深入推广“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打造“2234”(两刊两微三网四平台),开展“法润相山”法治文艺巡演、“法润相山大讲坛”法治讲座等大型活动。建立隋唐运河古镇法治文化基地、区地税局法治文化基地等16个法治文化阵地,隋唐运河古镇法治文化基地还获得全市唯一的“安徽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称号。紧紧抓住法治文艺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机遇,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其中,法治文艺作品《摩天轮》获得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奖等,《左手右手》获全国平安建设微电影优秀奖、安徽省法治微电影优秀奖等。
拓宽渠道,社区矫正突实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区司法局与杭州“心岸”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利用社区矫正“心岸”APP,开展“互联网+”社区矫正模式,创新社区矫正“线上”教育学习,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行动轨迹。与淮北市心理发展研究中心、淮北市广惠职业培训学校等组织合作,通过购买专业服务,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矫治、分类教育、社会适应性帮扶等,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延伸“触角”,法律服务全覆盖。在全区推进“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形成以1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干、9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枝、88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叶的三级服务平台。此外,区司法局还全面落实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在身边微信群”工作,向辖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便民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