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汪建
本报讯 “身上有劲儿多了,感觉还不错,谢谢你们了。”近日,家住濉溪县临涣镇的张先生对县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张先生年近七旬,去年10月份因渐感头晕乏力、心慌气喘等不适,在濉溪县医院血液科门诊就诊,其检验结果提示患者严重粒细胞缺乏、重度贫血,血小板计数减低,有并发自发性出血、感染等风险。经多方综合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最初接受药物调节治疗但效果不佳,多次因贫血、粒细胞缺乏住院,且住院间隔时程越来越短,不适症状越来越严重,逐渐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等表现,病情恶化。经血液科医师积极耐心地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详尽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以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后,为患者制定了以小剂量“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化疗相关禁忌症之后,于今年3月份开始第一次化疗,并辅以相应对症处理。目前,患者正接受第3疗程化疗,乏力、气喘等不适较之前明显改善。
据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有转化为急性白血病风险,其治疗应当个体化,根据危险程度选择相应治疗方案。此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可见明显起效,标志着濉溪县医院血液科已具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规范诊断及治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