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方芳 通讯员 郭丽丽
马媛媛,淮北一中物理教师,高级职称。工作业绩突出的她,曾获评淮北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关于教育生涯,她有一个梦想:去援藏。梦想源于2016年,彼时她的爱人作为技术人员,参加了为期半年的短期援藏。这段经历,让马媛媛既羡慕又神往。
缺氧不缺精神
机会在2019年到来。7月,安徽省选拔“万人计划”援藏教育人才,马媛媛当即报了名。经过近一个月的考察、体检,她成功入选,对口支援山南市完全中学。从接到通知到出发,仅有四天时间,她准备的行李还不及同事亲朋的嘱咐厚重。
2019年8月26日,马媛媛和全省其他25名教师一起,飞抵拉萨贡嘎机场。尽管对高原反应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踏上地面的那一刻,稀薄的空气、窘迫的呼吸和头晕头痛还是尽数袭来。马媛媛深深地吸气、呼气,她知道,自己必须适应下来。
学校给了援藏教师10天的适应期。头晕头痛、心慌气短的感觉逐渐消失,但血压升高、鼻子嗓子干燥却仍困扰着她。马媛媛向资深援藏教师取经,才知道这些会一直伴随着她,但有方法可以缓解,如将青霉素软膏涂在鼻子上,用酥油涂抹嘴唇,晚上睡觉用制氧机增加室内的氧气浓度。
其他的问题倒不大。高原上气压低,煮面条得用高压锅;日光强、风沙大,出门的标配是墨镜、口罩和头盔。逐渐适应后,马媛媛终于可以领略一番雪域高原的美。在这片靠近天空的地方,蓝天白云都显得分外纯净,静静地看着它们,是一种享受。
艰苦不怕吃苦
适应期后,马媛媛随即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担任山南市完全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师。
在摸清学校和学生情况后,马媛媛认真学习当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在此过程中,她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的“一步一回头,三步一总结”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达到教学最优化,马媛媛还依据教学实际,自制教具,自编记忆口诀和二级结论,总结数学计算中口算技巧,努力打造一个开放、高效、和谐的物理课堂。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掌握方法,还锻炼了思维能力,这些让马媛媛的课备受学生欢迎。
作为一名老教师,马媛媛深知,不能只专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因此,虽然学校没有指派,但凭着援藏教师的使命感和学科带头人的责任感,马媛媛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工作,并自发和其他老师结对。他们互相听课,讨论课程设计理念、思路,交流授课心得,共同反思、共同提高。
马媛媛把办公桌安在了藏族老师中间。课余时间,她常和藏区老师一起研讨物理高考试卷,探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她将课后反思和经验总结都形成了文字,并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使自己摸索出的教学模式具有可借鉴、可复制性,同时又有发展性。
把爱心带给藏区学生,马媛媛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平时课前、课后,对学困生和因生病缺课的学生,她及时补缺补差;学生有学业困惑,选择文理科拿不定主意,她耐心予以疏导,并助其做好生涯规划。更暖心的是,马老师还会亲自下厨,秀一把家乡的美味,给学生们改善伙食。
援藏不负韶华
2020年1月,马媛媛入藏已四月有余。度过初来时的高反期、煎熬期,又迎来思乡期、孤独期,但同时,时光也赋予了她宝贵的财富。她开始习惯西藏美丽的蓝天、巍峨的群山,与纯朴善良的藏族同胞熟稔起来。在这个遥远的地方,她和其他援藏教师一起,为一个相同的目标而努力。
进藏那年的教师节,一位领导前来慰问,他的话语时时萦绕在马媛媛耳边。“我们作为一名援藏工作者,要时刻记住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些话,让马媛媛一次次重温进藏的初心,她暗暗为自己鼓劲:学会“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让教育之花开遍山南。
说到做到。进藏后,马媛媛的血压不明原因升高,说不担心血压无法控制的后果,那是假的。她已跟带队领导商定,要住院调整。可一站上讲台,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所有的痛苦和烦恼都被抛到了脑后。她不断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最终,她没请一天假,没缺一堂课。
4月,因疫情而延长的寒假结束,马媛媛回到了西藏。4月12日,她和援藏教师一起参加了山南市江北“万人万亩”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在扎囊县的雅江大桥边种下了一棵棵樟子松。当天,按照学校安排,她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值班生活。在这一周里,她要吃住在学校值班室,参与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因为尚处于疫情防控期,值班老师的任务较以往繁重了许多。比如就餐时间,要确保排队打饭的初中生间隔1米以上,吃饭要单一朝向、间隔一个座位,还要组织高中部的学生把饭菜领回教室就餐。磨破嘴、跑断腿,马媛媛感觉自己就像穿梭在格桑花丛中的蜜蜂。
上课、值班,一周时间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返回驻地后,马媛媛很快进入梦乡。梦中,她看到他们种下的樟子松,无数的须根在贫瘠的沙丘里深深向下扎,成片的绿色布满逶迤的高原。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