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尹纯
本报讯 近年来,市审计局立足“精、新、准”,扎实推进审计工作“两统筹”全面落实,全力畅通审计职能“毛细血管”、激活审计效能“神经末梢”,既当好“经济卫士”,又当好“政策谋士”,全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坚持审计全覆盖,科学编制审计项目年度计划,加强项目计划管理,增强审计项目安排的整体性。采用融合式、嵌入式、“一拖N”等方式,统筹安排全市范围内、部门单位各类审计项目,做到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与环境保护审计、财政收支与预算执行审计、国有企业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重大事项审计调查等统筹衔接,推动审计项目深度融合。今年,市审计局以预算执行与财政收支审计为核心,通过制定整体化的审计工作方案,由面及点、灵活启动“一拖N”审计模式,即实施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同时,围绕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物、营商环境、就业补助资金、财政涉农资金、重点建设项目拆迁安置补偿情况等重大决策部署与民生群众关注热点,对重要部门及重点单位的政策措施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按照全市财政审计“一盘棋”思路,市审计局打破科室界限,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按照统一组织指挥、统一工作方案、统一数据分析、统一定性处理、统一成果汇总的“五统一”方式,统筹开展相关工作。力求提质增效,严把审计文书、数据分析、审计质量等关键环节,坚持资源整合、内容衔接、联动高效;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日常工作联系、线索移送办理和重要情况通报等事项,促进审计成果的利用,切实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市审计局瞄准审计方向与重点,把助力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惠民生政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财政审计的宏观目标,聚焦政府过“紧日子”、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关注转移支付、污染防治等重点专项,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等情况。本级财政审计紧紧围绕市本级财政预算编制到部门预算执行的时间线,实现上下贯通,又各有侧重。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做到从总体分析到细节管理,自上而下,逐层评价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合理性;通过审计预算单位预算支出责任落实情况,侧重揭示市直预算单位在非税征缴、项目执行、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审计对财政运行风险的防范预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