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0年05月08日
第A12版:

母亲留下的暖

丁羚

冬至到了,是冬天最冷的开始,取一床厚被御寒。

抱着被子坐在床边,禁不住湿了眼眶。

一床棉被,成了母亲留给我的最后的暖!

十几年前,母亲说:”这是我最后种的棉花,让你爹给你们每家打一床厚被,你的你带走吧,留着给孩子结婚用,‘姥娘的被窝’是咱们这里的老传统”。我说:“等他结婚时您再给他吧!”娘说:“我老了,再也干不动,也种不了地了,这身子骨也等不到他结婚,也许你爹能呢”。我说:“没事的,您们早着呢。”

终是世事难料,连爹也没能见证孩子的结婚。

这床棉被就一直放到现在,今年孩子结婚,“姥娘的被窝”由他两个舅舅给添置了,我也就没再给他。

摸着又厚又软腾的被子,怀念的心绪成了河,过往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一直以来,他们自己盖的都是有些年头的陈年老套被子,怎么劝他们都不肯换下,每当给她拆洗,换上软乎的,最多也就是用上一两个晚上,然后还是要坚持换回去,晒晒后又工工整整地放回柜子里。说这是他们用过的,等将来他们走了,就留给儿女做个念想。直到两年前先后离开了我们,那几床被子还在柜子里。弟说,就留着吧,回老家时盖在身上,还能感受爹娘在的温暖。

想起婆婆也给孩子留了床被子,她曾给我说:“你这个娘是没本事的娘,没文化不认字,一辈子没有什么好的东西,也没种过几次棉花,给孙子留一床厚被你也别嫌旧,就给他做个铺底。”我说:“不用了,留着你自己用吧!”

我儿子是她最小的孙子,因为还没结婚,她就一直记挂着,希望能看到这个孙子结婚生子。我懂她的心思。她说的“厚被”即寓意为“后辈”,我听说过的,并没放在心上。

去年岁首,95岁的婆婆最终没有等到她这个最小的孙子结婚。婆婆走了,三嫂把被子交给了我,那床用塑料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被子,就放在婆婆床边的衣柜上,是她侧身转脸就能看到的位置。三哥说:“被子已经存了好几年了,是娘让放那儿的。”

我带回家,想把它在太阳下晒晒。拆开来的刹那,我泪崩了,控制不住地呜咽成声,眼泪一个劲地流。整个被套都是黑乎乎的,很多都像碳一样又黑又硬,一片一片的贴在上面,像补丁——其实就是补丁,无疑是有些年头了的陈年老絮。

我知道,这些年婆婆所有的用度都是儿孙们给她添置的。这床棉被是她留下的最好也是最后她自己的东西,她把她认为自己最好的东西留给了她最小的孙子。

今年孩子结婚,我把婆婆留下的那床被子重新翻弹了一下,按照老人的心愿打成了铺被,给孩子用上了,也是想让孩子记住奶奶的这份爱和暖。

这是婆婆的珍爱之物,是她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也是这个冬天里最暖的温度!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一生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儿女!

时代虽然在变,但很多传统没有变。现在的我们正沿着她们的路走着。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成家,也总想把最好的给予他们。

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看不得他们吃苦,看不得他们委屈。孩子们幸福快乐,自己也就觉得很开心很满足。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和传统观念吧。

念及此,再无睡意,躲进被窝,想念着两位母亲慈祥的笑容,静静地感受着她们留下的那份温热的暖。

2020-05-08 丁羚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45043.html 1 3 母亲留下的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