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0日
第A02版:

党群心连心 联动防疫情

——新华社区在职党员报到参与疫情防控见闻

■ 记者 吴永生

基层社区是防控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如何才能筑牢这个“门禁”?面对社区防控力量不足的实际,我市及时下发《关于建立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三报到”制度进一步加强居民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机关党组织、领导干部和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全力打好社区疫情“歼灭战”。2月9日,记者到相山区西街道新华社区,就在职党员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采访。

当天上午11时许,记者从淮海路步入新华巷,看到寒风中两位同志正对进出社区的每一位居民进行登记、测量体温。一问,他们是居住在新华社区的在职党员。

新华社区地处老城区核心区域,新华书店、华松国际、相山公园等地标都在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疫情防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2860户居民、8765人的疫情防控任务,仅仅依靠社区工作人员难以胜任。

“社区所辖小区多为开放式老旧式小区,出入口多达26个,防控疫情压力较大。”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罗莉说。从大年初一开始,罗莉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家串户,先后完成2860户家庭的全面排查,并对武汉返乡人员建档立卡,做到一户一表、动态管理。

罗莉告诉记者,小区全面实施封闭式管理后,整个新华社区出入口减少到12个,每个出入口都有社区在职党员轮流值守,极大地减轻了社区防控压力。

看着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为大家忙前忙后,在市人社局上班的陈伟,也加入了党员志愿者队伍。这两天,他利用单位不值班时间,在新华巷出入口站岗执勤,帮助老年居民代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这不仅是在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陈伟说。

根据安排,湖北返乡人员以及与疫情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要隔离观察。目前,新华社区有一栋楼的11户共30人居家隔离。“为了让这些隔离人员安心,他们需要物资时,我们会代他们买好放到家门口。”罗莉说。这几天,这些代买代送物资的“跑腿活”都被社区几名年轻的在职党员主动承包了。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收紧防线,新华社区除采取人防、物防外,还把社区划分为六大片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片区都吸纳在职党员参与管理,共同构筑起相互补充、严密牢固的疫情防控网。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新华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这里仍是一派繁忙。在会议室,记者看到,市政协领导与市政协机关、市委宣传部机关的两名干部一起,正研究制定新华社区疫情防控期间值班卡点职责、巡查职责和楼栋长职责。

“我们把新华社区一片区64名在职党员干部进行细分,确定了24名楼栋长、4名流动巡查员和36名卡点执勤人员名单,同时明确各临时岗位职责,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筑牢片区内最严密防线。”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

“233名在职党员全部下沉到社区,加上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四支力量混编后活跃在各片区,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无死角、全覆盖’。”罗莉说,面对复杂疫情,社区年轻同志缺少经验,他们就通过在职党员带群众、有经历过非典的老同志带年轻人等方法,切实提高社区疫情防控能力。

和新华社区一样,在我市各级党组织领导下,街道、镇、社区、村庄和家庭正在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2020-02-10 吴永生 ——新华社区在职党员报到参与疫情防控见闻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36102.html 1 3 党群心连心 联动防疫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