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2日
第A11版:

走进120 走进抢救生命第一线

■ 记者 韩惠

摄影 见习记者 冯树风

监控大屏清晰展示着各急救站车辆位置、运行情况,调度台前电话铃声此起彼伏,1月20日上午,市紧急医疗救援(市120)指挥中心内,肃穆、紧张的氛围一如既往。自1月3日正式运行以来,市紧急医疗救援(市120)指挥中心忠实履行科学调度全市医疗急救资源、规范高效院前急救的职责,分秒必争、守护生命。

多年来,我市医疗急救各自为政,各医院急救水平参差不齐。120指挥中心的开通运行,实现了全市医疗急救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将各急救站、急救报警点联合起来,打造以市人民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龙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为基础的指挥调度体系和院前急救网络。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指挥中心、12个标准化急救站,18辆标准化120急救网络救护车随时候命。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即是生命”,调度室内,12个大大的红字赫然在目。每名调度员面对分别显示管理数据、调度信息和实时地图的3块屏幕,同时负责2部120专线电话和1个调度专用对讲机,有条不紊接听报警电话、调度车辆、回访呼救患者。中心主任周大林介绍,前期建设中,在完成指挥中心和急救站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基础上,中心从各大医院选调了8名临床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强的一线医护人员。通过实地熟悉全市基础地理信息、外派先进地市集中培训、实际上机见习操作三个阶段的规范化培训,在摸清了淮北市行政辖区分布、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沟通技巧同时,所有调度员全部通过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取得了救护员证。

在看似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里,随时可能响起的电话,让人神经始终紧绷,精神高度集中。“目前,我们按照‘就近、就急、就医院救治能力、尊重病人(家属)意愿’的调度原则,正式运行以来基本能够做到3秒闪接电话,50秒左右派车,3分钟内出车,到达地点平均10分钟”,调度科负责人张慧子说,这些指标优于目前国家规定1分半派车、3—5分钟出车的要求。

由于调度员全部来自医疗机构临床一线,救护车到达前她们具备的业务知识就充分发挥了作用。19日,张慧子当班期间,接到求救电话,称一名老年男性呼吸心脏骤停,她一边调派救护车,一边电话指导报警人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医护人员到位后接力治疗,为抢救赢得了时间。“从以往的面对面施救到通过一根电话线挽救患者生命,形式不同,成就感一样满满。”张慧子介绍,运行以来,120中心调度员每天接听电话300余次,与呼救相关的有效电话约30%左右,调度急救车出现场救治50—60车次,筑起了一条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绿色急救线。

市120指挥中心建成运行后,全市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将进一步推进,逐步实现“十统一”,即统一“120”特服呼救号码、统一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统一急救管理制度、统一院前急救病历、统一急救站点建设标准、统一急救通讯设备、统一救援车载基本设备配置、统一急救车辆标志、统一急救人员着装、统一急救业务技能培训。比如,以往各医院急救车辆设备简单,往往只配置担架,甚至连基本的氧气都没有。标准化改造后的120急救网络救护车统一配备了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心电图机、供氧设备、吸痰设备、综合创伤救护包等各类急救设备,真正做到救护车到场,急救开始,大大提高了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在集中指挥调度全市危急重症患者和伤病号的院前医疗急救的同时,市120指挥中心还承担着紧急医疗救援、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医疗救援的统一指挥工作。如需医疗急救服务,市民只需拨打“120”,就可得到就近、就急的专业救护保障。

2020-01-22 韩惠/文 冯树风/摄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35319.html 1 3 走进120 走进抢救生命第一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