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第A01版:

乌金变绿金 煤城变美城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按照“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工作中心,激活招商带动、创新驱动两大动力引擎,打造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个“绿水青山”,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转轨、城市转向、动力转换、共建共享,变高碳资源为低碳利用,变依山建城为拥湖发展,变乌金城市为绿色发展,实现了煤城向美城的华丽转身。已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创业先进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低碳城市试点市,并获得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跻身国家森林城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后劲持续增强、面貌日新月异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突出顶层设计

塑造山水生态美城

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出台《淮北市全域统筹规划》《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7—2025)》,落实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规划),做好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的控制,引导土地有效开发,城市集约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标准编制《泉山化家湖片区概念性规划及创业小镇城市设计》《朔西湖片区概念性规划及朔西湖郊野公园详细规划》《淮北市中心湖带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淮北市绿金湖、南湖西岸片区控制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规划,推动突出区域重点建设和淮北特色塑造。

加快城乡融合。积极打造城乡一体、全域协调发展格局,构建“一主一副、两轴一带”的空间发展架构。东部新城建设不断提速,泉山隧道全线贯通,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一中新校区和望湖路、卧牛路等骨干路网积极推进。南部次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8个市政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市中心湖带加紧建设,碳谷湖、绿金湖、朔西湖及圆梦岛等湖清岸绿景色美特色彰显。构建区域骨干路网,打通“断头路”。全面推进城区47.4平方公里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实现城镇污泥100%无害化处置;实施黑臭水体整治,8条黑臭水体有7条已达“初见成效”标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度12个省级中心村和17个市县级中心村建设整治任务全部完成。2019年度40个省市级中心村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建设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数量达169个。

推进综合治理。开展“绿盾2019”专项行动,完成对相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凤栖湖省级湿地公园内146个遥感监测核查点进行实地核查总面积约3.61万亩的绿金湖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形成可利用土地2.45万亩,蓄水库容3680万方,成为一张展示“绿金淮北”风采的靓丽名片。

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全面推动废弃采石场的综合治理工作,全市123处采石场(点)突出环境问题已完成24个治理区(项目),88处采石场(点)治理,完成治理面积8371.65亩,山体面貌焕然一新。

突出创新驱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创新改革。坚持创新引领,以创建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以绿金科创大走廊、东部科教新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区联创为载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淮北绿金科创大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总投资13.5亿元的科创中心开工建设,引进建设了方正智谷、源创客等8家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集聚创业企业和创新团队349家。坚持产学研开放创新。127家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35个,组建产学研合作实体12个。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通过验收,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市。

优化提升煤炭产业。加快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精深加工,依托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发展烯烃、芳烃及下游高端碳基新材料,卓泰化工生产的产品是中石化、中石油提升油品品质的核心添加剂,技术水平全球领先。持续攻坚煤炭集中高效发电技术创新,平山电厂二期每度电煤耗仅251克,在每度电减少10克煤耗为一代技术的大背景下,比国内燃煤发电机组每度电平均煤耗减少50克,荣获2018年度全球洁净煤领导者奖,树起国际首个“251”标杆。

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煤机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制造迈进,杜集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濉溪铝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依托农产品优势发展绿色食品,引进完美生物科技、嘉士利食品、思朗饼干等多个知名品牌。加大纺织服装技改力度,提高加工深度和档次,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孚牌”色纺纱,已成为色纺行业国际品牌,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培育铝基、硅基、碳基、生物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四基一高一大”战新产业,烈山新型元器件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相邦陶铝新材料、科宝生物精深加工2个专项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原位自生陶瓷颗粒铝基复合材料入选全省34个重大工程和专项中6个重点攻坚项目之一,并列入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突出资源节约

加快城市绿色转型

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两淮采煤塌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项目并网发电,合计建设规模250兆瓦,总投资16.5亿元;平原风电项目开发利用推进加快;上海电气杜集生物质热电项目、浦发濉溪生物质电厂建成投运。积极推进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新建150立方米LNG储罐2台,建成后我市储气能力将达到54万方。环城次高压管网基本建成,提高能源系统运行效率。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压实主体责任。推进重点行业绿色节能改造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对中利发电、焕成发电、金冠玻璃等11家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加快绿色建筑推广。严格执行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新能源公交占更新公交车比重100%,1637台出租汽车全部更新为天然气车型。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建设,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5.5台标。

扎实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进展顺利,市开发区和烈山经济开发区积极申报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创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加快推进腾笼换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相山区凤凰山开发区通过二次招商,引入上海人良、深圳再兴等多家优质企业,通过资产收购、股权转让、资产置换、整体租赁、分割租赁等方式,成功盘活僵尸企业20余家。

突出生态修复

建设生态文明样板

打造森林城市。实施萧濉新河、闸河、王引河、沱河河道绿化,新建“四旁四边” 线路绿化提升182.23公里,改扩建林带63.45公里,累计完成营造林85346.1亩,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1.29%。开展绿金湖环境整治,完成圆梦岛、环湖路及绿金湖绿化彩化亮化等70公顷公园绿化与广场建设和14公里城市绿道。完成省城镇绿化提升行动任务,新增绿地25.9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1.58万平方米、建设城市绿道4公里,完成桂苑路与孟山路、龙山南路与创新大道交口游园等11条道路绿化。2019年10月,我市正式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开展森林进村庄、经果林进庭院活动,完成2个省级森林城镇、18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任务。

推进荒山绿化。针对境内石质山岩石裸露面积达60%、被公认为非宜林荒山等重重困难,创造“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多级提水、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七步造林法,累计为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2019年石质山森林多目标经营绿化工程需完成烈山区境内的抢山、麒门山、茅山,杜集区境内的狼窝山、老马山等山场绿化提升。山场实际覆盖面积约6000亩,栽植乔灌藤本各树种苗木约10.67万株,成为全国石灰质山体绿化造林的样板工程。

加强生态修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塌陷深度、治理时间、治理技术、资金筹集、搬迁安置五大要素为抓手,积极探索形成了“深修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等十八种采煤塌陷区治理修复模式。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治理修复塌陷地5.7万亩,其中新增耕地6000余亩,新增养殖水面约4000亩,搬迁压煤村庄106个,解决了近1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突出制度保障

构建长效制度体系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在全市设立四级河长1076名、四级湖长85名,全市五级林长1549名,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考核工作获全省第一名,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落实推广,建立以县区横向补偿为主、市级纵向补偿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落实。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势,建立监测预警长效机制。

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合理调整我市规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全市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08.25万亩,超过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后)确定的207.9万亩保护目标。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责任机制。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环境评价“三线一单”修编。

严格绩效评价考核。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地方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在对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量化评价时,将环保内容列为一票否决项目,明确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没有完成的,班子成员当年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弘扬生态文化。开设“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生态绿金淮北”“大美相城”等专栏专题,及时跟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进展和成效成果,营造多方联动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充分凝聚环保共识,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举办低碳日、节能宣传周、“世界认可日”和“有机宣传周”活动,定期公布绿色标识产品,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标识产品。全面推行绿色办公,开展国家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倡导绿色出行。

(市发展改革委供稿)

2019-11-14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30022.html 1 3 乌金变绿金 煤城变美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