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7日
第A04版:

“新课改”视角下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启示

摘要: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详细论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基本概念。儿童在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各具特点,各阶段特征对教学有着不同的制约作用,教学也可以促进儿童认知阶段的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皮亚杰的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中,作者从“新课改”的视角出发,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探讨了这一理论对我国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发生认识论 中小学教育 启示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致力于儿童心理学分析,通过观察自己女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和举动,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探索出一整套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概念界定

(一)认知结构与图式

认知结构是指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适应后天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用以认识周围环境的知识和行为系统。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动作图式是一种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图式的建构受环境与遗传两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心理结构和认知发展阶段。[1]

(二)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图式能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或将其新遇见的事物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之内,即知识的类推运用。顺应是指个体运用已有图式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识时,为了符合环境的要求,个体主动修改其原有的图式,从而达到目的的心里过程。[2]同化和顺应都是儿童个体学习新知识、发展认知结构系统的重要过程。

(三)平衡与失衡

当儿童个体运用原有认知结构能解决当前问题时,即处于平衡状态。而当个体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解决当前问题时,平衡被打破,即处于失衡状态。失衡之后,个体必须学习新知识,通过知识的同化或顺应,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吸收、内化新知识,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系统,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在不断的失衡与平衡中,儿童的认知结构逐步发展并丰富起来。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

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依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等图式吸收外界知识;末期时,儿童的感觉与动作渐渐分化,思维开始萌芽。[3]

(二)前运算阶段

2—7岁为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伴随着儿童语言的出现,他们逐渐开始使用表象符号代表外界实物,但是还无法用符号来代表抽象的概念。儿童的思维常常是半截子逻辑的,具有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等特点。[4]

(三)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重组与改变,初步获得基于顺序关系和归纳基础上的分析及整合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利用自身思维思考或处理抽象事物。守恒观念的形成是这一阶段儿童的标志。[5]

(四)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其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运用符号进行思维。[6]

三、“新课改”视角下,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我国小学教育的启示

(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皮亚杰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先天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受制于生物学结构的,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学生认知发展能力步调不一致。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学生差异化发展的基础,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发展的权利。[7]

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将时代新人的标准设定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并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也并非每个儿童都能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发展全部达到相同的水平,每个人的大脑结构都有差异性、各个方面的发展上限也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有开放的理由”,并非每个儿童都适合当科学家、做宇航员等,社会的分工细化也决定了儿童经过社会化后会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的工作技能。所以,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要充分认识到差异性,不把儿童与其他儿童作横向的比较,而是与儿童前一个认知阶段的发展作纵向的比较,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情况保持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点及特长跟踪了解,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开展教学工作,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和天赋,充分挖掘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遵循规律,静待花开。

皮亚杰认为,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明显受生物性的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有顺序性的,大多数孩子的认知发展都遵循顺序性规律。比如,在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法透过表象看事情的本质,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前期的孩子,喜欢直观性思维,他们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因此在中低年级阶段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重教学的直观性,运用教具实物、PPT展示、视频播放等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学前教育严禁小学化,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禁止“超纲教”“提前教”“抢跑教育”,防止不科学的教学拔苗助长,其目的就是为了遵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规律。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但教育的难度设置,应该是“跳跳脚就能够到桃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难度和进度,以避免“难度过大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难度过小使教学变得无意义”。

(三)寓教于乐,乐学乐教。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一种儿童在已有经验与认知范围内的活动,是把显示同化于活动本身及治理活动的一个方面,这种活动具有持续性,同时儿童会根据自我需要改变现实,儿童经常通过游戏顺应自己的动作图式,扩展自己的认知量,不断重塑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关系。[9]

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出台,要求学校要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实践锻炼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齐心协力将“减负”措施落到实处,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同时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或体育运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杜绝学生将课外时间消耗在电脑、手机上。[10]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把课堂的中心还给学生,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游戏活动有机融入到教学中,根据游戏的变化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适当地设置贴合儿童年龄段及兴趣的游戏,积极有序地引导儿童参与其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动手操作,在乐学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在乐教中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总结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新时期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的开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教师们应深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2014)傅统先,译,[M]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6-32。

[2]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19 -220 . 136。

[3] [4] [5] [6](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 王宪钿译, 北京:商务图书馆,1981:22-27.27-38.38-50.51-57。

[7]周姣术,朱华,浅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的意义[J],学理论,2017(08):172-173。

[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9]杨一帆,浅析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J]。科技经济导刊,2016(32):116-117。

[10]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812/t20181229_365360.html

作者简介:周静,女,1983年生,汉族,籍贯安徽利辛,淮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9-09-17 周 静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24888.html 1 3 “新课改”视角下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启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