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志勤 实习生 孙一菲
84岁的杨新功,是濉溪县双堆集镇罗集街村的“宝贝”。
1950年,15岁的杨新功光荣入伍。他所在的空军某部集训刚刚结束,抗美援朝的号令已经下达。年仅16岁的他,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杨新功的记忆里,那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经历,是生命中最厚重的,也是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宝藏。赴朝前,他与战友们就写好了未注明归期的家书,做好了与家人诀别的准备。
“就想着去了朝鲜,可能就没有归期……哪知道,我还能活着回到了祖国。现在,我这把老骨头见证着祖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就会想起过去的战友们。我就想着他们为了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就要为他们使劲地活着……”7月30日上午,坐在自家简易的客厅里,老人激动地落了泪。
1956年1月,杨新功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复员。“一日从军,一生就是军人。”老人说,“我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已经很幸运了,至今想起那些同往而未能同归的战友,心仍然会揪着痛”。
从战士回归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百姓,杨新功服从命令,乐于奉献的军人本色没有变。“热爱国家,关心百姓,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信念,始终伴随在他的生命里。
老人介绍,那时的罗集乡党委书记郜洪章找到他,让他任罗集大队书记。任职期间,他关心百姓疾苦,倾心为大家服务。“1960年,爷爷、奶奶、父亲因灾饥饿相继而故,俺那时候才两岁,上有10岁和5岁的两个姐姐,老母亲带着俺们姐弟仨在死亡线上挣扎……是杨书记不顾家人的阻挠,硬是从自己和儿女口中节省下的粮食来接济俺们……”村民59岁的杨文礼感激地说,“后来俺长大了,俺娘就时时叮嘱俺们要记着杨书记的恩情!没有他当年的帮助,就没有俺们现在四世同堂哪!”
1970年,组织安排杨新功到罗集中学任校长,在每月只有14元报酬的情况下,他任劳任怨用全部精力抓好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是件大事情,关系到娃娃们的未来,哪里能不上心?”回忆起任职校长的那段岁月,杨新功老人认真地说,当时全校就20位教师,仅有两位是1959年以前分配的公办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积极组织民师到各类学校进修,使教师队伍得以提高。国家实施高考制度改革后,罗集中学毕业的学生,仅1977年恢复高考的当年,就有十几名被大中专院校录取。
“人生处处有变故,怀着感恩的心坦然去面对,就会少了许多烦恼。”1983年,老人因只有民师资格,从学校回家种地。“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咱就是回归本心。”
2007年,老人享受了军人补贴。2015年享受民师和大队干部的补贴,三项补贴合计每月能拿到近2000元。多年来,他从未给家人置办过大件家当,对家人、对自己也很“抠门”,但村里修路他领头捐款,谁家因病因灾有困难,他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他就是见不得比自己贫困的家庭和有困难的学子。
邻居范建花腿有残疾,生育一男孩,丈夫外出多年杳无音信。多年来,杨新功一直照顾着这对孤儿寡母,直至2016年范建花病故。村民范永花、朱允太……几十年来,杨新功帮助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家庭。近年来,由于他自己年事已高,有些事不能亲历亲为了,他就委托罗集村党支部,把有限的补贴每年拿出一部分,作为特殊党费,代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的日子太幸福了。我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老党员,更要时刻以军人的作风、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杨新功一字一顿地说着,努力挺直已经有些佝偻的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