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2日
第A11版:

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好队长

——记祁东矿采煤二区一队队长李传德

■ 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毛焦 胡珊

没有丰功伟绩,有的只是一份干事创业的激情;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份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他是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矿采煤二区一队队长李传德。

初见李传德,给人的印象是朴实的容颜、中等的身材、饱满的精神,以及额头上两道深深的皱纹。15年来,他始终工作在煤矿生产一线,扎根矿山、服务矿山的初心从未改变。

历尽磨难促成长

2004年2月,31岁的李传德带着美好的憧憬,离开家乡,来到矿山。他暗自下定决心要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现实总是和理想存在差距。当时祁东矿6114工作面过断层,条件差,又遇到顶板透水,整个工作面犹如下大雨,李传德初次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回家至少还有地种,何必在这受罪。可是一回家,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小梦想就会破灭。想到家人送自己出行时流露出的期盼,李传德攥紧了拳头:“家里十几亩地我都能种好,这点水算个啥。”他一咬牙一跺脚,和其他老工人一样,猫着腰钻进“雨里”干活,尽管他冻得嘴唇发紫,浑身哆嗦。

6114工作面完工后,李传德所在的区又转战到另外两个工作面,工作的季节也从“寒冬”迈进了“酷暑”,一进工作面,人还没开始工作,汗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李传德当时就有一种三伏天在地头拉粮食的感觉:浑身像灌了铅一样,一步都迈不动。一次,李传德热的眼冒金星、头重脚轻,晃晃悠悠地眼看就要栽倒,幸好旁边的工友一把拉住他,到旁边休息一会才渐渐缓了过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传德至今记忆犹新,“没办法,男人就是要养家的!”这种对家人的责任也成为他经受住各种“冰”“火”考验、坚持下来的动力。

排忧解难助生产

选择了煤矿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奉献。“我是农民的孩子,既然选择了煤矿工作,就会像农民热爱自己的土地一样,深深地热爱煤矿工作,奉献自己的一切。”李传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农村长大的李传德练就了一身强健的骨骼。他虚心学习采煤技术,细心观察大工师傅的操作。师傅见他为人诚实,能吃苦、力气大,有意培养他,并手把手地向他传授采梁、架棚、放顶、护顶等方法。李传德边做边学,很快便掌握了操作技术,三个月后就干起了采煤大工。

李传德靠着用心、细心、专心的工作态度,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采煤大工,然后逐渐历练成为今天的“兵头将尾”。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他逐渐总结出一套“李式经验”:听、看、摸、嗅。无论是皮带的卸载滚筒、采煤机滚筒、转载机齿箱轴承运转是否正常,还是减速机的油量、电机的声响有无变化,他都听得一清二楚、摸得分毫不差。

2018年6月的一天深夜,采煤二区主采工作面65#支架不动作,问题查不出来,在场人员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了办法。接到电话,李传德二话没说赶到现场,仔细排查之后断定是液压系统出了故障。“不可能,我们刚刚都排查了,没发现它出什么问题呀?”一位跟班区领导提出质疑。“再看看不就知道了吗?”说完,李传德熟练地拆开操作阀组,果然是液压系统的操纵阀组堵塞导致的,故障很快被排除了。现场人员无不向他投来佩服的目光。

勤俭持“家”算细账

在农村过惯了“紧日子”的李传德有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经常对职工说:“弟兄们,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是艰苦了点,可是井下的物料价钱都不便宜,大家要从源头开始节约,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多年来,他要求全队职工从节省一寸铁丝、一个螺栓等小处、细处做起,工具管理落实到人,避免损坏、丢失现象的发生。同时践行“弯弯腰”精神,每次他都要跟班下井带头搞回收,坚持上井不空手,为职工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他还在全队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量”的“四定”考核细则,将任务分解到岗位人头,实行倒推制,优化施工组织,争分夺秒提高当班工效;结合队组实际情况,考核全队材料消耗,促使人人都会算“细账”。

在李传德的带领下,采煤二区一队2018年全年共涌现出10余名标杆职工,2名矿级季度标兵职工、3名区季度学习之星。2018年割煤拉架1295峒次,区原煤产量连连攀升。采煤二区一队也成为全矿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典型。

面对这些骄人成绩,用采煤二区一队职工的话说,“那是因为,我们队有李传德这样的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好队长。”

2019-06-12 王陈陈 ——记祁东矿采煤二区一队队长李传德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7870.html 1 3 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好队长 /enpproperty-->